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5.12

(2022-05-12 03:18:45)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叁、正释经义 《大经解》大开蓝色本 第43

全经分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如首(即头);正宗如身;流通如手足。

序分是第一品到第三品经文,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特别是第二品和第三品经文。

要点提示:

1. 憍陈如译为中文是“了本际”!我们在这里需要停顿一下。“了本际”不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吗!

2. 舍利弗在佛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这个又是一个重要的提示。我们受持此经,第一个目的是要“了本际”,第二个目的就是得智慧,得无量智。

3. 迦叶,即传佛心印之禅宗初祖。世尊传心与迦叶,为禅宗初祖,迦叶再传于阿难,为二祖。今上首中,标举迦叶,正表禅净不二之深意。禅宗自达摩祖师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传法一千多年,成就者数以千计。如今已进入末法时代,当净土成就。我等净土学人,当“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应求此法”,“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小结一下:了本际、智慧、禅净不二,已受持此经的声闻者需要关注。

4. 普贤菩萨 愿大,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专心信受、持诵、说行”的目的是要发菩提心,发无上菩提之心,发无上正觉之心。发心即是修成佛之因,具足行愿即是修成佛之缘,圆满成就即是究竟成佛,这就是成佛之道中的“道”,因缘具足果报现前,因果不虚!

5. 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我们受持此经,如果没有发现自己的心越来越清净,智慧越来越多,那一定是我们的知见错了,应该增加听经明理的时间。

6. 弥勒菩萨,下一尊佛。亦称慈氏菩萨。“慈”从字面看,指的是当下的心(“兹”之“心”),也就是当下的觉知即是自性,修行证果从当下的觉知开始起修,到觉行圆满即是成就究竟圆满佛果。

小结一下:大愿、智慧、作下一尊佛。这三位菩萨与净土的缘深。

总结一下:了本际、智慧、禅净不二是表“声闻乘”受持此经所应证得的境界相。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是表菩萨乘受持此经所应证得的境界相。

我们在还没有悟入声闻、菩萨境界时,会觉得很难,当我们悟入了,就能发现(自见其意),受持此经的过程中,这部经就在一步一步地为我们作印证。“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是故汝等应求此法”,“是故应当专心信授、持诵、说行”,“常念不绝,则得道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