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5.6

(2022-05-06 06:05:21)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乙 次明趣  《大经解》大开蓝色本 第14

夫宗之所归者名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我们在体会这句话之前,现要重温一下什么是无上真正道意,什么是宇宙人生究竟真理真相?即“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西方极乐净土又是如何现出来的?答案就在此经中,即法藏比丘五劫修行,摄受西方极乐净土,也就是说是阿弥陀佛的心(亦是阿弥陀佛的愿)所现。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与阿弥陀佛相应,我们又怎么能见到西方极乐净土呢?是故,往生极乐净土的实质是,要与弥陀心、弥陀愿相应。

我们在一起读诵此经,至少也有三千部了,我们见到弥陀心了吗?我们听到弥陀愿了吗?我们发“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的愿了吗?我们已发无上菩提之心,无上正觉之心了吗?这就是换心。

换心难吗?换心不难,难在闻法。我们只有把这个理听明白了,再发心实践,那个信心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明理即是开悟,明理之后的实践活动即是悟入。

凡夫的心里充满了贪嗔痴慢疑,所现的境界相必也是身边到处都是内心充满贪嗔痴慢疑的人,生命就是一种回声!凡夫又因为常常见到身边都是内心充满贪嗔痴慢疑的人,心生怨恨恼怒烦这些情绪,在烦恼的状态下不断地做梦幻颠倒之事(不知道自省,反求诸己),如此周而复始,无有出期。

明理即是指终于明了,原来生命就是一种回声,我们的内心放下贪嗔痴慢疑,自然对外面的境界相就不再产生怨恨恼怒烦的情绪,心自得清净,自性德自然现前。

悟入即是在明理后,当又遇到身边出现内心充满贪嗔痴慢疑的人时,立刻反躬自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在自己的起心动念上觉知。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改身上的毛病、去起心动念上的习气,这个过程就是修行,就是自度度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