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4.25
(2022-04-25 05:23:41)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第一卷 (从前言、概要至正释经文第一品至第三品)
开篇第一句:夫净土法门者,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也。
这恐怕是已经把净土法门之殊胜,说到极致了。
什么是“一乘了义”?我们都应该好好想想。
接下来就又说:《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净宗大德常称为净土第一经者也。《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无量寿经》之善本者也。
读书读多了之后,越来越能体会到经典开篇有多重要。又比如《论语》开篇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已经把学习《论语》作世间君子的妙相,全部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学习经典,是为了求“利”,求“悦”,还是为了求“真实慧”?这个也应当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下功夫,可以事半功倍。这里面说的“想清楚”指的就是“善思惟”。
学佛一定要认真,认真的实质就是要见究竟真理真相。用现代语言讲,就是要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真干啊。
我们学习此经,受持此经,前者是明理,后者是建立在明理之上的实践活动。
十年磨一剑,也就是说学习与受持要想有成就,一门深入,常时熏修,这一发愿至少要坚持十年以上。
我这周跟同修们交流佛法的时候打了一个比喻,我们打井,可能挖十米就能见到水,也可能挖到二十米才能见到水,更有可能挖到一百米、一千米以上才能见到水。同样是水,十米、二十米的水与一百米、一千米以下的水,那个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心经》开篇云:观自在菩萨,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学佛,不下深功夫、苦功夫不行!
人生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不能放下万缘,“一以贯之”,达到那个“行深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呢?为什么不呢!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我们发这个愿,受持此经,以及此大经解,“何愿不得”!这受持本身就是真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