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4.19

(2022-04-19 06:00:48)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如来有无尽大悲,我们有无尽感恩之心吗?人在什么时候才知道感恩?这是一个大问题!

知恩报恩,我们又应当以什么方式来报佛恩,报众生恩呢?

经文: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

注:佛又在鼓励我们受持此经。佛的鼓励,佛的劝勉就是佛的慈悲。我们有没有“见无量寿佛”?即便是还没有见到,那我们在此经中是否已经见到了呢?这个见是用“心”见,是佛见,而不是众生见的肉眼见,凡夫的情见。

我曾经问过老菩萨,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瑞相”,但是我的心中有信、有愿,而且在受持此经的过程中,这个信愿越来越坚定。老菩萨回复,她说我信得正,所以就不会见到那些“瑞相”。老法师讲经的时候也曾经多次提醒,见到“瑞相”是好事,但是不要理会它,如果见的次数超过三次,就是着魔了。为什么?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要我们一认真就错了。那我们受持此经的状态应该是什么呢?首先是心越来越清净,真的放下了执着,对一切相的执着,特别是情执。而后是越来越平等,见到一切万法中的平等性就是智慧,是无相智慧,这是真实功德。我们现在有没有见一切万法皆是“唯心所现”,皆是“十法界本自依正庄严”?我已经能接受了,一切善与恶都是“均衡状态”,天使与魔鬼同在。当我看到善时,就明了还有一个恶必定存在。而当我看到恶的时候,也明了必定有一个善的存在。

我最近关注俄乌战争,联想到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创始人的命运,基督耶稣传法三年就被害死了(耶稣的慈悲心太重了,难道“救世主”真的能拯救这个世界吗?);释迦牟尼佛乞食传教四十九年,最后在树林中圆寂;穆罕默德不但成为了一代创教教主,还是伊斯兰国的国王。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传法五年,弟子三千,寿终正寝。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我还有精力,会把这个好好研究一下,希望能对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早日觉醒有所帮助。

经文: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注:理解这句经文的关键在于这个“值”字,这里的“值”不是遇到这么简单,而是承担起“令是法久住不灭”的重任。有这种担当的人,必是下一尊佛。老法师就是个榜样,老人家不但弘扬此经,还把自己活成了“无量寿”。阿弥陀佛!

经文: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就是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注:八个“难”!真的难吗?再我看来,比做好人容易多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好人的标准,我们办事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吗?作佛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酬愿度生”,这个愿可是真愿,真愿是从清净平等觉的心中发出的愿。

经文: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注:我十多年前读老法师的书《无量寿经讲记》(第十次宣讲)<</span>线装书局>出版,大概是第三册,就曾经泪流满面。

经文: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注:这句话不是对我们说的,是说那些已经退心,放下此经转学其他法门的同修们。在现实中,这种人很多,我就遇到过很多,其中有一位同修,读诵此经七天就能背诵,我呢?都已经读了六千多部,还没有会背。即便是这样,我看这位同修在道场里坚持了不到半年,就放弃了。“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恶骄懈怠及邪见,难信如来微妙法”,“譬如盲人恒处暗,不能开导于他路”,如果不是福慧双全的人,是没有资格做“第一弟子”,是做不到“专心信受、持诵、说行”的。我们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