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4.18
(2022-04-18 04:41:08)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这是对谁说的?是对那些发愿受持此经的人说的,是对那些“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发愿作世尊“第一弟子”,也是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的人说的。我们有分吗?
经文: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于彼法中广大胜解,获大欢喜。广为他说,常乐修行。
注:理解这句话不难,但能做到吗?能做到的都是好样的。“植诸善本”用的是“植”,我们有没有植过树?是不是先选一个合适的季节和好的环境,挖个坑,再把“准备好”的树苗种下去,填土,再浇上水就可以了?这个“准备好”的树苗,指的就是我们累世发愿、修行、积功累德孕育而成的。我们每一个遇到此经的人,都不是这一世才与阿弥陀佛结的缘,而是与阿弥陀佛有累世的宿愿因缘,即“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指的是我们每一个众生本自具足的自性所具备的威慑力,“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指的就是此经中所宣说的一乘道,也就是愿力法门,我们要学会发愿啊。“摄取受持”者,“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也就是指佛智。“于彼法中广大胜解”也就是说受持此经,即能达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效果,“获大欢喜”。
我们相信吗?信为道源功德母,疑为罪本,受持此经的过程,就是断疑生信的过程,就是大开圆解的过程。“广为他说,常乐修行”,是指受持此经,法喜充满的状态。
经文: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汝等应当安住无疑。种诸善本,应常修习,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
注:这是世尊对受持此经的同修们提出的两点重要提示:第一,“安住无疑”,“应常修习”;第二,“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
受持此经的人,即是离苦得乐,只需要注意“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没有苦,只有法喜充满,“寿乐无极”。
经文: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佛都替他们遗憾。遗憾什么?——“由于此法不听闻故”而“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经文: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
注:这里说的更明确,再次强调受持此经是最胜之道。
经文: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注:世尊在此品中,就是在为那些“专心信授、持诵、说行”的人在授记。我们有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