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4.13

(2022-04-13 05:47:09)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经文: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注:这段经文是在告诉我们已经往生边地疑城的众生,出离边地疑城的方法。很有意思,为什么是“轮王欢喜,方得解脱”?这个就与“孝道”有关了。

老法师讲经的时候常说,佛法宣说的第一经是《地藏经》(佛法中的《孝经》),学佛从孝亲尊师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老法师曾经说过,孝道不圆满,佛道难成。那么什么是孝道圆满?这里面的评判者不是世俗,而是自己的亲身父母,比如此处说的王子的父亲转轮王。我们身边的人,往往认为孝道不光是做给父母兄弟姐妹看的,更是做给临里乡党看的。家里老人过世,大办流水席,吹吹打打,一通折腾,这才有面儿,这种风气好真吗?还有近几年,我家街道两边“烧寒衣”的越来越多,本来干干净净的地上经常被画的一圈又一圈,圈中间还有一堆碳灰,这种现象在十年前根本就看不到。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敦伦尽分,父母走了,就踏踏实实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把自己的儿女教育好,这就对了。

我们尽孝有四个境界,一是孝父母的身,二是孝父母的心,三是孝父母的志,四是孝父母的慧。只有当父母对我们不再有任何要求了,内心欢喜了,对我们作儿女的满意了,甚至也发愿作佛,往生极乐净土了,我们的孝道才圆满(比如地藏经中的光目女)。

这些是说教,要真正能落实到生活中才会得到真实功德,才会体验到“孝道圆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虽然我妈现在不修行,还是天天打麻将,很少听经,但是她因为我受持此经而感到骄傲,她知道只要我天天在真修,她就能沾到我的光。也因此,现在她不但不妨碍我每天的修行,还告诉家里人都不要妨碍我修行,不给我找事、添麻烦。生命是一种回声,我们是什么样的心,就会现出什么样的相。在这里我再透露一个秘密,我们把孝亲做圆满了,我们的孩子们就有诸佛菩萨护佑,一点都不用我们操心,一定会有出息。

经文: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

注:我们有没有被吓一跳呢?已经往生极乐世界边地疑城的众生要等到“轮王欢喜,方得解脱”,我们生活在此界的众生“亦复如是”!

我们现在能让我们的父母满意吗?如果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的心就“不得解脱”,就还会对父母有愧疚。那么后世,这种愧疚还会牵引我们重回六道,继续我们在六道中的修行。

经文: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注:边地疑城也有“苦”,非六道轮回之苦,而是受华胎之苦。华胎中没有染污,没有情执,受用具足,唯一的缺憾是“远离一切殊胜善根”和“不生欣乐”。“欣乐”即是指法喜。学佛如果没有生法喜,很难坚持下去。

《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把学到的佛法智慧运用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造福众生,这样的生活能不快乐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