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心得2022.4.12

(2022-04-12 03:45:25)
标签:

读经心得

分类: 每日心得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惑即是所知障。凡夫成佛要放下烦恼障、所知障,惑是所知障。烦恼障指的是情绪,都是基于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所有的情绪都是苦;所知障指的是固有的认知,认知即是识,转识成智即是超越固有认知,应该永远以开放的心,观照、接纳、包容一切万法。

这样说好像不太好理解,还是举个例子。比如,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识)。我去超市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有的老人身后拖着个小拖车,里面塞满了东西,那个小拖车的重量至少有五十多斤。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是不会去帮这些老人的。大家能理解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吗?这样的人,我即便是帮她十次,她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还会觉得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更没有觉醒)。

我不认为帮助这样的老人,是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因为与觉醒、觉悟没有关系。有可能会有人对我产生质疑,我就再多说几句,如果老天爷看到这样的情况,会帮她吗?当然不会,难道老天爷也错了吗?

我们再思惟一下《太上感应篇》中的一句话:有意为善不奖,无意为善才是真善。有意为善,都落到善道里面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修人天善报吗?!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多人的困境都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所致。可现实是,真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自己“很无辜”,“应该被怜悯”,有能力的人就理所应当来解救他们出离困境!

“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发愿去做观世音菩萨,去救苦救难(修无相功德,救而无救,做而无做,不把救人的事放在心上),待到我们遇难时,怎么会有菩萨来就我们呢!一切万法都是唯心所现,也都是自作自受,“无有代者”。

经文: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

注:这里说的是已经往生极乐世界边地疑城的众生,虽然受困,但受用具足。

我发现一个现象,真正的修行人都能发现,他在每一个当下都是“受用具足”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心里有“缺”(还“欲”未被满足),还达不到“受用具足”,那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开始真正修行。

受困就不自在,就不是极乐、常乐。“以金锁系其两足”指的是智慧,更指的是有福有慧,还要能行出来!比如,我们家存折上有三百万,十多年都没有用过,那么这些钱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跟没有也差不多?谁能保证我们每天睡去,第二天一早都能醒来?如果第二天没有醒来,那些钱跟我们还有关系吗?

老法师讲经的时候常说,修行人要经常把“死”字贴在脑门上,时时刻刻观照自己,提醒自己不能懈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