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得2022.4.3
(2022-04-03 06:23:45)
标签:
读经心得 |
分类: 每日心得 |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这是用佛眼看世间万法。
经文: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注:佛告弥勒,而不是阿难,为什么?因为弥勒菩萨已经开悟,发愿作下一尊佛,而阿难还没有彻底开悟,还没有“离相”,还有一个求“好”的心,还有一个“我”死了要去个好地方的心。
这个世界上,因为有了“好”,故“坏”已在其中。我也问过老菩萨,请老菩萨帮我印证: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所谓的善与恶,都是自作自受。老菩萨回答,世人眼里有善恶,他们看不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经文:何等为五: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注:佛告诉弥勒菩萨的第一个事实是,“众生类”,“欲为众恶”,换句话说就是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恶。这可是佛眼看众生啊,我们能承认吗?敢承认吗?不管我们敢不敢承认,世间的真理不会变。那么世间的真理是什么?——生命是一种回声,也就是佛常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作自受”。
凡夫的心最复杂,心垢太多,一天到晚都活在善恶、美丑、真假、对错中;佛菩萨的心最是清净,像一面无暇的镜子,佛来照佛,魔来照魔。
经文: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注:佛告诉弥勒菩萨的第二个事实是,“世间人民不顺法度”。我们承认吗?还是举个例子,我们天天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的时候,看红绿灯吗?还有我们买了新手机或者家用电器,有没有看说明书和注意事项的习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民事纠纷的时候,有没有看《民法典》的习惯?现实情况是,世间人民不是“不顺法度”,而是连看都不会看有些什么世间法度,就习惯道听途说,自以为是,就按自己的意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