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狂迷麻糬,家里的麻糬预拌粉眼见着剩的不多了,不舍得再一下子几百克的造,便想到做发酵的面包。印象里我看到的配方中,放麻糬预拌粉的比例最少的是3%,最多的是15%,比例相差比较大,这在别的用预拌粉的配方中是不多见的。为什么呢?想不出来,那就亲自试试呗。初次尝试,定了10%的比例。
一开始揉面,我就明白为什么那些配方加麻糬预拌粉的比例会非常少,这面团非常粘,粘到我甚至产生了把它丢掉的想法。看看这一团面,丢掉了不舍得,不如看看结果究竟会怎样。好歹把面团给揉出来了,整形又来了问题,它的弹性太强了,擀不开,所以松弛的时间比平常稍长一点儿。
出炉了,有点儿麻糬预拌粉本身的奶油香味,放凉后掰开来,里面是一丝一丝的,很绵密,适合撕着来吃。隔天再吃,麻糬预拌粉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保湿性非常好,老化得慢。回头我试试加3%的预拌时的保湿性如何,然后跟大家汇报对比结果。
制作过程还是看图。这次我用的是385克吐司模,配方是按450克吐司模用量写的。分割重量跟450克的不同。

昨天有朋友问我吐司整形的问题,为什么整出的几个山峰高度差别比较大?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分割面团要准确,毛估估是不行的,要用秤来称。再有,整形时的力度也要相对均匀,一个擀得很紧,一个擀得很松,对外形也会有影响。

最后再预告一下,这款面包是本人的第199道发酵面包,下一个就是第200道了,疯了一年,又100道,大家帮忙呱唧呱唧。第200道怎么着也得有点儿纪念意义啊,会是什么呢?嘿嘿,您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