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别弄成了罗生门
(2014-08-05 07:53:29)
标签:
房产政策计委陈元胜公共政策 |
分类: 2014爱你一世 |
相比起其他各省,广东在“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方面,有点落后。已经有好几个省正式实施了这个政策,符合条件的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地“造人”了。但在广东,却迟迟没有形成正式的地方实施方案。按说,迟一点儿也不是什么大事,几十年都过来了,现在也就是早几个月迟几个月的事情,既然陈元胜主任保证争取上半年能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那我想应该八九不离十吧。那些心急“抢跑”已经怀上小宝宝的市民,之前广东省卫计委的负责人也已经给他们吃了“保胎丸”:先留着。
从实质正义的角度来看,这项政策为期不长的拖延,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我觉得仍然有必要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较一下真:真问题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效率问题。“单独二孩”政策,本身不是一项太急的政策,几个月的延迟,对公共利益的影响不是很大。而有些公共政策的制定,事关千千万万人的利益,需要“只争朝夕”,拖延一天,就会多造成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失。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有效率,不能进行无谓的拖延。
但在现实中,正如此次广东“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所显示出来的那样,公共政策不必要的延宕,还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在于各个部门之间责权不明,沟通不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互推诿。到底是国家卫计委的说法可信,还是广东省卫计委的说法可信,这样的“罗生门”谜底,我们细民百姓无从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各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是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这可以从公众无数次的经验中得到证实。
而另外一个效率低下的原因则是出于利益驱动。“单独二孩”政策落地稍迟对公共利益影响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影响,比如说敏感的社会抚养费的问题,几个月的时间差,可能会使一个普通家庭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这同时又意味着,可以多收几个月,相关部门可以因此减少一大笔“损失”。这一政策,在广东延迟实施,是不是与此有关呢?
请原谅,我的思想真是太不纯洁了。但类似的事情耳闻目睹了太多,思想不纯洁,也是一种条件反射。不知有多少事关公众利益的政策迟迟不能出台,甚至胎死腹中,不都是因为部门利益的阻碍呢?
本文发表于2014年3月11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