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要避免马太效应
(2012-09-19 21:05:32)
标签:
珠江新城连廊马太效应信息时报城市建设房产 |
分类: 2012一二一往前冲 |
提到城市名片,一般人都会习惯性地联想到其前面的形容词:“重金打造”。而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的一张名片,自然也少不了“重金打造”。这或许有一些必要性。但近日看了一些媒体报道,觉得在珠江新城投资的手笔实在显得豪迈了些,这名片未免过于昂贵了。
据《信息时报》昨日报道,珠江新城规划建设的空中连廊合计49座,一期工程15座于亚运会前基本建成,但投入使用的只有6座。二期工程34座也计划2013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其实我并不反对一个城市有那么两三处能体现地域特色、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作为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也不反对交通等基础设施上台阶、上水平。但我觉得还是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资源配置要均衡。
说起量力而行,似乎投资一两个亿,建几十座空中连廊,对于广州这样的富裕城市来讲,不在话下。其实我跟很多市民一样,之前对什么叫“空中连廊”的建设一无所知。看了媒体报道才知道,这个连廊就是把珠江新城各个楼之间用空中走廊连接起来,方便各个楼之间的人来往。这当然是个好东西,而且据说也是国际惯例。如果是各个楼的业主自发组织,自掏腰包来干这件事情,我表示一万个同意。
但现在从媒体报道来看,珠江新城的空中连廊已经享受了准公共交通设施的待遇,因为其建设的大部分资金,以及维护的全部资金,都是由政府出资:连廊主体日常运营管理由新中轴公司按照城市过街设施进行统筹管理,费用在城维费中安排。而建设资金,相邻楼宇之间连廊建设的资金由两个楼宇业主共同承担,其他连接连廊系统的联通部分,由政府财政投入。而目前,即使应由业主出资的部分,也全由广州城投集团垫资。
广州人都知道,城建集团与新中轴公司,花的多是政府的钱。我不反对,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空中连廊享受公共交通设施的待遇。但现在条件是否成熟?在市区很多地方交通条件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还要给交通设施业已相当完善的珠江新城进一步投资,这对于全体市民来说,是否公平呢?要知道,在广州城市建设中,有比在珠江新城建空中连廊更紧急的事情,比如有的地方需要建过街天桥,有的地方需要人行隧道,有的地方连个像样的路都还没有,急需修桥修路。在很多地方还嗷嗷待哺的时候,就要急着在珠江新城就建空中连廊,是否奢侈了些?
城市形象需要珠江新城这样的名片,但珠江新城已经足够亮丽。有没有空中连廊,对广州的城市形象,都影响不大。而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考虑,要避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有限的资金,要尽可能多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本文发表于2012年9月18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