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请不要等到明天
(2011-10-01 11:49:49)
标签:
中国《羊城晚报》亲情私人生活孝道情感 |
分类: 2011一心一意 |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现代都市人的状态,那就是“忙”,我想这个不会有很多人持有异议。人们为生活而忙,为工作而忙;为了生存而忙,为了理想而忙。忙甚至成了一种习惯,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很多珍贵的东西,在忙碌中,逐渐远去而毫无察觉。突然有一天,意识到有些东西应该珍惜的时候,却往往无可追寻、无可挽回,剩下的,只有深深的遗憾。
这诸多遗憾中,最令人追悔莫及的恐怕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呼吸科主任孙志佳,就是一个忙碌的人。忙到做了23年的医生,却从来没有给父亲看过病,忙到父亲想盖个房子,却一直没有时间回去弄。直到有一天,他做完一台手术后,发现一个未接来电,原来是家人告知他,他父亲已经去世。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留给他深深的悲伤和深深的愧疚。事后,他辞去了科主任的职务,他说:“病人更重要 家人更重要 自己也重要”,要多留一点时间给家人和自己。
亲情,特别是对于父母的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却也最容易忽略的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父母心存感恩,在内心珍视与父母的亲情。但又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和宽容,总是疏于表达,把对父母的孝顺置于生活各种选择的最末选项。偶有自责,又侥幸地想来日方长,以后有钱了有闲了,再孝顺不迟。但不幸的结局往往是相同的:子欲孝而亲不在。
所以特别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们的传统,虽然这个传统在百余年来,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但现在看来,这一传统在今天,仍然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儒家传统的核心,就是人伦,而孝又是所有人伦关系的核心。因此在传统中,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孝顺之外,还给“孝”规定了诸多的仪式。比如父母去世之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就是官员也不例外,不管多大的官,遇到这样的事,都要回家守孝三年,这就是“丁忧”。明朝名臣张居正,就是没有依例丁忧,而在生前身后备受诟病。太平军起,曾国藩也正在家中守孝,皇帝征召,谓之“夺情”,其中包含了皇帝的歉意。诸如此类的仪式,在今天看来,近乎于繁文缛节。但正是这些貌似繁琐甚至迂腐的仪式,强化了孝道,强化了亲情。
笔者并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儒家传统最大的弊病,在于公共领域和私人生活不分。我们有必要有公共生活中尤其是公共政治生活继续批判儒家,代之以那些已经被人类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价值与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私人生活中,我们的传统也要被彻底遗弃。事实上,人伦、亲情,包括孝道,是人们生命、生活意义之重要所在。在中国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在今天,全盘复活古代关于孝的观念和仪式,既无必要,亦无可能。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亲情、孝道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一些必要的仪式强化人们对于亲情、孝道的珍视,却是很有必要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传统。这不仅是对于我们的亲人、父母很重要,对于我们自己也非常重要。
本文发表于2011年9月28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