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了之后怎么办?
(2010-06-25 09:59: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0十全十美 |
说实在的,不少政府部门的机关作风,一直不尽如人意。前些年有媒体报道,去国家发改委办事,都得毕恭毕敬地站着,给张凳子坐就已经是政治局委员的待遇了。至于广州的机关作风,媒体时不时会曝光些事儿,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多有批评。比如前任市委书记朱小丹就曾指出:广州部分机关单位的作风拖沓,
“我都不想说,有时连我下基层办事都难。”
对于这个老问题,有人提出了新对策。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王正印建议: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主要采取神秘客户的方法,进行暗访和考核。由调查公司在社会各阶层聘请若干名干部群众,作为特邀监督员,对各窗口进行检查考核。近日,广东省监察厅对这一提案作出了回应:今年将组织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及其服务窗口进行若干次暗访,另外将研究采纳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参加检查监督的方法。
不可否认,暗访是个好办法。可以想见,通过暗访,可以掌握一些部门一些办事人员的不端行为,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证据。但我更关心的是,暗访之后,发现问题,形成证据之后怎么办?其实整顿机关作风,最不缺的就是证据。每一个机关,或多或少都会被提一些意见,遭到一些投诉,这些意见和投诉,大多也并非空穴来风,都有坚实的事实基础。不用暗访,就以这些事实为依据,动真格整顿,机关作风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问题就在于,很少听说有工作人员因为被提了意见受到影响,因为遭到投诉而受到处罚。即使好不容易有一个两个倒霉蛋被处理了,也不过是“调离原工作岗位”一类的处分。由此,我对暗访的前景感到悲观。我并不是对暗访能否发现问题、搜集到相关证据悲观,在太多的机关作风不理想的今天,这很容易。关键是这些问题证据掌握在谁的手中。如果暗访得来的相关证据不公诸于众,仍然由“自己人”内部掌握,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因支付给调查公司费用而消耗纳税人一大笔钱之外,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其实机关不良作风盛行原因并不复杂。对于机关的监督与考核,主要来自上级和监察部门。以少数的人去监督多数的人,是困难的;以多数人的去应付少数的人,是容易的。更何况,身处同一个体制之内,少数的人也未必会去真心实意地监督那多数的人。
因此要使机关作风好转,就必须把监督之权由上移之于下。给予公众、给予去机关办事的人实质性的监督权和话事权,令他们的意见真正能够对机关,具体而言就是对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形成真正的压力,决定对他们陟罚臧否。暗访也好,明访也好,投诉也好,关键是要公开,将所有的问题都放在阳光下面。让公众掌握信息,让公众真正行使监督的权力,机关作风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本文发表于2010年6月24日《信息时报》
对于这个老问题,有人提出了新对策。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王正印建议: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主要采取神秘客户的方法,进行暗访和考核。由调查公司在社会各阶层聘请若干名干部群众,作为特邀监督员,对各窗口进行检查考核。近日,广东省监察厅对这一提案作出了回应:今年将组织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及其服务窗口进行若干次暗访,另外将研究采纳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参加检查监督的方法。
不可否认,暗访是个好办法。可以想见,通过暗访,可以掌握一些部门一些办事人员的不端行为,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证据。但我更关心的是,暗访之后,发现问题,形成证据之后怎么办?其实整顿机关作风,最不缺的就是证据。每一个机关,或多或少都会被提一些意见,遭到一些投诉,这些意见和投诉,大多也并非空穴来风,都有坚实的事实基础。不用暗访,就以这些事实为依据,动真格整顿,机关作风肯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问题就在于,很少听说有工作人员因为被提了意见受到影响,因为遭到投诉而受到处罚。即使好不容易有一个两个倒霉蛋被处理了,也不过是“调离原工作岗位”一类的处分。由此,我对暗访的前景感到悲观。我并不是对暗访能否发现问题、搜集到相关证据悲观,在太多的机关作风不理想的今天,这很容易。关键是这些问题证据掌握在谁的手中。如果暗访得来的相关证据不公诸于众,仍然由“自己人”内部掌握,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因支付给调查公司费用而消耗纳税人一大笔钱之外,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其实机关不良作风盛行原因并不复杂。对于机关的监督与考核,主要来自上级和监察部门。以少数的人去监督多数的人,是困难的;以多数人的去应付少数的人,是容易的。更何况,身处同一个体制之内,少数的人也未必会去真心实意地监督那多数的人。
因此要使机关作风好转,就必须把监督之权由上移之于下。给予公众、给予去机关办事的人实质性的监督权和话事权,令他们的意见真正能够对机关,具体而言就是对机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形成真正的压力,决定对他们陟罚臧否。暗访也好,明访也好,投诉也好,关键是要公开,将所有的问题都放在阳光下面。让公众掌握信息,让公众真正行使监督的权力,机关作风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本文发表于2010年6月24日《信息时报》
前一篇:比自行车计划更重要的是坚持
后一篇:中国人的“发财梦”为何如此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