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的校长继续任职是可怕的
(2010-05-17 22:36: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0十全十美 |
虽然早就听说中小学生的校服有猫腻,但一个城市几乎所有的校长都牵扯其中,还是让人吃惊。据报道,2008年,广东英德市检察院在办理原市教育局长窝案中,查出全市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长涉案,自首后涉嫌收受校服供应商“劳务费”的校长多达98名,他们收受了校服供应商几千元到万余元的
“劳务费”。但更令人吃惊的是,检方考虑数额不大,校长们也已悉数上交赃款,免予起诉。两年过去了,这些校长中的绝大部分仍然在职。
这些校长应该不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是个法律问题,因收受贿赂数额不等,也不宜一概而论。但问题是,他们的这一违法违纪且严重败德的行为,居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行政职务,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所谓的“官位”,就是负责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职位,所有这些职位人选的合适与否,都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担任公职的人,除了具有较强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公共利益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如果发现他们有道德问题,无论这一问题是否已经涉嫌违法(违法本身就是严重的道德问题),都表明他们失去继续任职的资格,因为公共权力掌握在道德败坏的人手中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就英德校长们的行为而言,已经造成了对公共利益的损害,而让他们继续任职,则公共利益难免还有继续受损之虞。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让道德有严重问题的人稳居官位,则会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公众不仅会失去对公职人员的信任,更会丧失对于他人和自身道德责任的信心,进而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降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校长则是一个更为特殊、更为重要的职位,因为校长负责着对于社会未来主人翁的教育,教育显然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观念。对于德育而言,从来都是身教胜过言传。如果学生得知他们身上穿的校服是校长大人牟取私利的工具,而且校长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形式的惩罚,我不知道会对他们的道德信仰造成如何沉重的打击。还能有比这更为沉痛的
“社会效果”吗?
本文发表于2010年5月17日《珠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