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准确率低该是羞愧之事
(2010-05-11 09:49: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0十全十美 |
一场暴雨过后,很多市民损失惨重,也使得广州城市管理的短板暴露无遗。灾难自雨中来,人们痛定思痛,质疑气象部门没能准确预报这场暴雨自在情理之中。但面对质疑,气象专家、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温之平表示,暴雨定时、定点、定量预报是国际性难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准确率为23%,中国平均只有17%~18%。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也认为,提前较长时间预报出5月7日那次罕见的特大暴雨,科学技术上确有较大难度。
虽然,近年来专家的话可信度越来越低,但我仍然选择相信温专家和林专家的话,一是因为,这问题太专业,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几乎没有与专家对话的资质,包括怀疑专家的资质。二是,为了慎重起见,防止偏听偏信,我查了些过往国内外的资料,发现事实与专家们所言出入不大。
尽管事实如此,但温专家和林专家的言语总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不能准确预报天气有些心安理得。在这样的时刻,气象专家急吼吼地出来为气象部门撇清责任,至少时机是不恰当的。无论如何,这场灾难与他们的职责有关,但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的歉意,连一句表示不安的话我们也没听到。温专家甚至说气象部门对此次暴雨的预报非常不错,“下一次都不一定有这么准”。看上去反倒是件光荣的事情。
或许这都是事实,但面对公众的灾难,能不能稍稍谦卑一些呢?大家质疑气象部门,可能更多地是希望他们有些危机感、使命感。准确率低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如果它长期以来都在低位徘徊,我想应该成为气象部门以及专家们的羞愧之事吧?总之,气象预报准备率低应是一种鞭策,而不是避责的说辞。
话又说回来,既然气象部门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低是个短时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那么在广州这个暴雨灾害频繁的城市,防治暴雨灾害的各项工作,就要以此为前提。也就是说,防治暴雨灾害不能倚重气象预报,反正它的准确率不太可靠。要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暴雨的严重程度,各项预防工作要以能够抵御最严重的暴雨为预设条件。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其他部门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日前看电视得知,国外很多城市的排水系统虽然建之于一两百年前,但设计时眼光长远,夸张点说,下水道的空间差不多能跑火车。到了现在,这些城市的规模不知增加了多少倍,但排水系统仍然能够从容应对。反观我们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设计,就谈不上什么眼光。
日前暴雨造成的灾害,固然有气象部门预报不力因素,但市政等部门应对失当,恐怕更加难辞其咎。从这个角度看,气象部门多少又有些委屈,如果城市排水系统强大,其他职能部门未雨绸缪,人们也不至于找气象部门兴师问罪。
本文发表于2010年5月11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