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广州的士司机个个能操一口流利英文,我相信对于提升广州的国际形象大有裨益。想必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日交管部门已召开的士司机迎亚运学英语开班动员大会,并出台规定:今年八九月份,全市的士司机将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英语考试不及格将被责令停产整改直至学会。看到这条消息,我在为有关领导的高瞻远瞩感到钦佩的同时,也有疑虑,如果的哥的姐们满口流利英文,不知他们是否会继续做这份工。
我对尽快提高的士司机的英文水平没有意见,但对英文不过关就要拿掉他们饭碗心存疑惑。如果是出入中信大厦,就职于外贸公司的那些金领白领们,外文不过关而被老板炒了鱿鱼,我倒不会有什么异议。原因有二:他们主要的业务对象就是老外,如果英文讲得蹩脚,肯定耽误事;他们已经拿了与流利英文成正比的薪水,不会讲或者讲不好,就对不起这份薪水。
没错,广州是一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但司机大佬的服务对象绝大多数仍是中国人。虽然时下说话时夹杂几句英文是一种时尚,但我想绝无可能一个中国人打的时,对同样是中国人的司机大呼:“Garden
何况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学英文是件极其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而且学习能力与年龄成反比。的哥的姐很少有少男少女,已经过了学习英文的花样年华。他们还要为养家糊口而奔忙于大街小巷,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最想做的事情恐怕不会是学英文,而是尽快地约会周公,养好精力,第二天继续为生计奔忙。
然而,学好英文,办好亚运会,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有鉴于此,我郑重地建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同广大司机师傅们同学习同考试。我就不相信,领导同志能够做到的,广大群众就做不到。
本文发表于2008年5月23日《信息时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