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大庆文化界名人木头人(李建刚)老兄一直关注着我的草根电影的发展,一路鼓励、支持,并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我心里一直心存感激,但是也没有什么票房收益给他回报,只百姓化的请他喝了一回酒。即便如此,木头兄依然一如即往的在给我鼓劲儿,我心里也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争取影片质量上的进步,不能像有些人一样,只毛毛草草的满足于自娱自乐,那样面对帮助我的人,心中就有愧了。
木头兄认为我现在急需好的剧本来拍出更有影响力的作品,鉴于凌弘影视十几人中,只有我本人会写剧本,而我又亲自操办着电影中从头到尾的一切技术环节,精力有点儿不够用,前些天就给我发过来3个小品剧本,意思是让我看看能不能把这些小品改拍成电影。
小品中的故事应该是可以改编成电影的,2010年拍摄的获得好评的《好人阿华》就是根据一位演员提供的小品《问心无愧》改编的,当然改编力度还是很大的,因为小品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舞台风格,台词多,斗嘴,心理活动也靠嘴往外说。所以一般来讲,小品是不能直接搬过来拍成电影的,电影是靠镜头讲故事的,小品就主要靠语言了。《好人阿华》就添加了不少情节,还增加了人物,结尾也按电影的特点补写了一段儿,最终效果不错。木头兄提供的小品要拍成电影,应该也得适当改编,不过,我是版权意识比较强的人,要是真拍出来,我会在影片中标明“根据XXX小品《XXXX》改编”,要是觉得费事,也可以考虑把小品作者的名字列在编剧里。反正人家垫的底儿,你用了,就不能装糊涂打马虎眼。这关系到做人的人品问题。
提到《好人阿华》,感人的一幕又出现在脑海里。这部电影的片尾曲一波三折,先头的那首片尾曲《好人还要做》因为外地的作曲者一定要付费,不然不让用。剧组的朋友觉得什么钱都挣不到,还往外掏钱,九成反对。这片尾曲就搁浅了,只能放弃了。木头兄听闻后,了解了来龙去脉,也知道我这个剧组的现状,才华横溢大气出手,立即就为《好人阿华》作词谱曲了片尾曲《咱就这么着》,而且还是在繁忙的会议间隙用手写在一张打印纸上的。并豪爽的说:大庆人的事大庆人来做,大庆人要帮大庆人。木头兄的豪爽正气让人感动,再次谢谢木头兄!
我目前正在为升级影片质量捋顺设备、岗位和人员环节,时机成熟,我会争取把木头兄提供的小品剧本拍出来。虽然我还没有市场收益,但是作为这座油城市民文化的一部分,能把市民写的剧本以电影的方式拍出来,让心中的故事从小舞台走向广阔的因特网和露天电影,这多少也算是对作者的一种回报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