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悠)
没事偏惹事
蔡岫
潘石屹在一个小土坡上给一个洋酒拍过一广告,其中有一句是“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但通常人都是“没事要惹事,有事就怕事”。
我在一个机关大院的老楼里住过,电线一直没有扩容,加上领导也不住那楼,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每到夏天,机关都给老楼集体断电,不劳烦您烧断保险丝了。而且,断得彻底,不但家里没电,电梯停运,楼道灯都不给,你想爬楼都没法子;断得嚣张,没电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先开始贴通知是从下午停到晚上7点,我想行吧,那就出去瞎逛吧,省得回来爬10楼。没想到回来后还是没有电,说改8点来电了,我们只好在楼下的公交车站傻坐着看风景。接下来的几天里,我8点回来,改9点来电,我9点回来,10点来电。每天楼下都一堆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一边扇扇子一边怨天尤人。
我想我一个在媒体工作的年轻人,牵个头反映一下民间疾苦吧。但不能我一个人说啊,不但有主观嫌疑,且没有信服力,我就问楼下的苦主们如果有记者来采访愿不愿意据实回答一些问题。奇迹出现了,大爷大妈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需要不需要,他们就喜欢在楼下纳凉,停电是环保,爬楼是健体……包括一个住在N层,每次见都唉声叹气的大爷。我当时很尴尬,莫非是我一个人吃饱了撑的喜欢闹事?我都快唱出来“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后来我们报纸热线还是经多方了解报道了停电的事,这种怪事一曝光,机关大院面上无光立刻给解决了。院里从此没再提过这事,当然也没人谢过我,我相信大爷大妈们一定以为是他们祈祷显灵了。
有事别怕事应该算是优点吧,有瞎抱怨的工夫还不如想法妥善地解决呢。但对于我们这类不怕事的人来说,爱惹事也是一种常态。
现在推销电话的花招特多,要么是装得跟你很熟,上来就问,姐,您最近股票做得怎么样?要么就是直接“通知”你,去哪里哪里取奖品,一副上级单位的口气,乍一听还真让人发蒙。有一次我收到这么一个通知,一位南方口音的姑娘打来电话,说我是移动号码50个中奖人之一,让我去雍和大厦取一个国家重大活动的纪念银币。这一听就是个骗局,即使不花钱也得让你听个讲座,一小时起步。可我还就真想去看看,当然我也不是猎奇就不要命的,我合计了一下,一来雍和大厦是个写字楼,安全没有问题;二来是离我很近,体力成本比较低。想到就要见识一场骗局,我那颗猎奇的心怦怦直跳。
可一到具体行动我就怂了,我没敢自己去,而是在旁边KTV唱歌时候,生拉了个朋友陪我去。朋友先批评我,你一个女的,明知是骗局还要往上冲,真是没事找事。然后他眼睛发光地说,去俩人会给俩银币不?到了人家公司前台,简单登记又等了一会儿后,人家居然特痛快就把银币给我了,不要钱也不听讲座。我和朋友面面相觑,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不知道是不是后边还有什么陷阱。我俩对视一眼,拔腿就跑,等电梯时还一直往回看,生怕有彪形大汉追将过来。
回家仔细看银币,被一层透明罩子捂得很严实,不是金子就算了,要不我还得受累弄出来咬一口看是不是真的。但是,难道就这么让我把便宜占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个月,我有答案了。还是那个南方口音的小姐,“通知”我去取该活动纪念银币的下枚——嗬,这机关搁这儿了。
北京晚报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2-04/18/content_74370.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