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的秘密

标签:
国际象棋 |
分类: 象棋杂谈 |
按:本文节译自Andrew Soltis:《Studying Chess Made Easy》第三章。(Andrew Soltis,特级大师,是我最喜欢的棋书作家,他的书最有逻辑性)
学棋的人们常被虚幻的说法所折磨。被误导的大师和教练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说法。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在学棋时,就是这样被灌输的。
这其中,最大的误导就是说:提高棋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大师们声称他们发现了正确的方法。他们在书中描述这方法,如《How to Think in Chess》和《Think Like a Grandmaster》。
但是真相并非如此:学会无需思考就能看出好棋和坏棋那样才更好。
如图,是Fritz 对 Kasparov
的对局形势,轮黑方走棋。
Kasparov,是当代棋手中最厉害的进攻者和计算者,看到了一个战术机会。他可以走1.…f4之后走2.…g5和…g4,以兵群进攻白王。
但是1.…f4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它放弃了打开f线的机会(…fxe4),因而限制黑方只能执行一个简单的王翼计划。
这很冒险。在…f4之后对局可能以两种方式结束。要么黑方在王翼干掉白方,要么白方在后翼摧毁黑方。
至少有一位强特大认为1.…f4利大于弊。但是Kasparov几乎立即排除了这个招法。
“没有一个白格象,这样的进攻从来不会奏效。”局后他这样解释。他感到无需计算各种变例。他知道1.…f4会失败。
他在使用我们称之为直觉的能力。因而他可以无需思考就排除可能的坏棋。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不止此也。直觉同样可以使你无需思考就看出可能的好棋——如果不是最好。
(下面以棋手与高尔夫球员类比,说明高尔夫球员打球时无需思考,因为不懂高尔夫,略过不翻。记得李小龙在电影《死亡塔》中在指导武术时说“不要思考!”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我知道你会说:“象棋并非高尔夫。象棋乃关乎思考者。”
不错。但是,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合理化思考过程。他们并不思考他们无需思考的棋步。所以他们把智力花在需要之时。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你在学会棋子的走法之后就已经会合理化思考了。你知道马的走法:先直走两格,再旁走一格。
假设让一个初学者在此局面下找到一步好棋,他可能用如下的两步法来思考:
“白f兵要吃我马。我得走马。但是马前面的格全被白方的子或兵所控制。马要跳到其他地方。哪儿呢?”
“让我看看。它可以往王翼直走两格,再后退一格。那就是g5.或者它可以往后翼直走两格,再后退一格。那就是c5.或者它可以后退两格,再往左或往右走一格,那就是d6或f6.”
但是,只有初学者才会用这种两步法来思考马步。当你一眼就看到马步时你已经在象棋上取得了最大的进步之一。你看到如上图形势时,你一眼就看到马可以走到g5,c5,d6,f6,而其他格不能走。
这是一个类比,与直觉一样。当你能够不经思考即看出潜在的好棋时,你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棋手。
(Andrew的说法太棒了。引申一下:现在人脑与电脑相比,只有直觉和战略占优。电脑拥有每秒上百万步的计算速度,人脑是无法匹敌的。然则人类之所以还能与电脑对抗者何在,就在于电脑计算了无需计算的,人脑排除了无需计算的,只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力。因而,问题就在于人类何以知道何时何处需要计算,何时何处不需要计算,直觉如何培养。下面Andrew认为关键在于大师对战术模式的精熟。此处略过不翻。可见,大师与业余棋手相比,不一定计算能力更强,而基本功则一定更加熟练。思考当然重要,但并非最重要;实际上,临局时人们一般不会每步都计算、也不是每步都需要计算,而一局棋的关键步也就是一二三步而已。相信此文可以帮助大家走出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