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的富有
(2013-01-09 10:19:49)
标签:
贫穷与富有宗教与宗教性享受生活杂谈 |
分类: 观虚斋妙悟 |
一个人可以外在贫穷而内在富有,但这是极为稀有的。贫穷的人能够进入灵性、进入宗教,这是极其智慧的人。大多数的穷人可以成为一个宗教徒,但那只是一种安慰、一种外在的身份;他并没有进入“宗教性”的领域。
宗教是一种信念,而宗教性是一种体验。信念可以给人以慰藉,而只有体验才能给人以解放。要进入宗教性,需要某种“富有”:要么你虽然贫穷但富有智慧,要么你外在富有而转向内求。
一个穷人对宗教性不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而一个富人对宗教性不感兴趣就是愚蠢的。因为你已经体验了富有的生活,但如果你不能享受你自己,不知道你是谁,你就无法真正地享受任何东西。那个能够享受的人不在,拥有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找到他自己内在生命的人,一个心灵觉醒的人,他能够安然地享受他自己,也就能够享受任何东西,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
贫穷不是灵性追求的目标,富有也不是灵性追求的罪恶:灵性的生活全然地接受当下,享受他现有的一切而没有任何挂碍。他不会拒绝什么,也不会刻意地向往什么,生活里一切美好的东西,并不是只供那些“非灵性”的人享用的。
宗教性的人可以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人,不过他的享受是全然的无分别的,他首先是能够享受他的宁静、他的单独,在那个浩瀚的视野中,一切都变成了享受。
宗教性是超越,超越意味着不会执着于两极中的任何一极,他可以自由选择,不为任何情境所打扰,而随缘自然,安住于广阔的内在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