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论》作者略考
(2011-06-08 14:54:40)
标签:
碑刻本七阶本《坐忘论》作者考杂谈 |
分类: 观虚斋闲谈 |
在济源考察时,首次注意到王屋山的“唐贞一先生庙碑”其碑阴所载的《坐忘论》。虽《道枢》卷二《坐忘论》之下篇已经选录此文且以此篇为司马承祯之作品:“吾得坐忘之论三焉,莫善乎贞一先生”;《道家金石略》中亦已收录此文,然学界谈司马承祯《坐忘论》皆以 “七阶”论“坐忘”的通行本为据(下称“七阶本”),几无人提及此碑刻本。值得注意的是,碑刻本《坐忘论》明确指出七阶本《坐忘论》为道士赵坚所作,未得“坐忘”之真义,实为“坐驰”,则两版本必非同为司马承祯之作品。查赵坚(赵志坚)《道德真经疏义》,多有与通行版《坐忘论》相类之论坐忘的段落,则赵坚著《坐忘论》实有可能。又碑刻版《坐忘论》篇首引先师之言:“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形。体与道冥,谓之得道;道固无极,仙岂有终”,此与吴筠《宗玄先生文集》中《神仙可学论》中一段完全一致。司马承祯与吴筠有相同的学术渊源,都是茅山宗潘师正的传承,但吴筠稍晚于司马承祯,故司马承祯不可能引吴筠之言并称“先师”,但有可能这段话乃他们共同的祖师所言,司马承祯、吴筠为文均称引之。总之,碑刻版《坐忘论》所引先师之言,符合上清茅山宗的思想传统,此可间接证实碑刻版《坐忘论》应为司马承祯的作品。因为碑刻作为实物证据至今犹存济源,碑为唐碑,碑阴应为宋代所刻,刻此文的道士故意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不大,其刻此文应有所传承,且尚无证据证明此文非司马承祯所作。由此看来,七阶本《坐忘论》很可能不是司马承祯的作品。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历史上长期以来,七阶本《坐忘论》都作为司马承祯的作品为世所知呢?这是一个谜团。或许是同名《坐忘论》所引致的大误会,刻《坐忘论》者只知司马承祯作过《坐忘论》,因而把赵坚的《坐忘论》归为司马承祯的作品,而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反而为人遗忘。幸有碑刻《坐忘论》存(据陆游《跋坐忘论》所记,庐山亦有碑刻本存),才有可能澄清这一重大的历史误会。如果碑刻本《坐忘论》可以考定为司马承祯的作品,则道教史研究中有关司马承祯的部分当重写,而以前论《坐忘论》的相关思想则当归之于赵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