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灵性市场”
(2008-12-15 13:26:41)
标签:
灵性市场杂谈 |
分类: 观虚斋宗风 |
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与市场社会中,如今有一股风景独特的潜流正悄然兴起,或许可以称之为“灵性市场”的形成与繁荣。在这个市场中,各种各样的与人的精神健康和灵性成长相关的“灵性商品”层出不穷,各类瑜伽培训、心灵工坊、修道养生的大小机构应运而生,其间难免鱼龙混杂、高下杂陈,不仅提供商品的一方趣味各异、境界不一,就是接受商品的一方也各怀心思、各取所好。
虽然其中不乏有“假冒伪劣”、“唯利是图”者,打着美丽而空洞的口号自欺欺人,甚或有人冒充“大师”、“上师”而欺骗信众,害人慧命,大饱私囊,但整体而言灵性市场的发展乃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大好事。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灵性服务都应该免费,不能认为凡与金钱有关的就一定是非灵性的。
即使一个人的境界很高,不执着于金钱,但他在社会上生活仍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最上层的是那些修道有成的合格的上师,他掌握了“核心技术”,提供最高端的“灵性产品”,以弘法为生,自然会得到社会和信众的供养,他不需要专门为挣钱而开课讲道。但如果他有一定的传法机构,并从事各类弘法利生的事业,这也就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他内在可以不执着于金钱,但外在的事业上他仍需要经济上的支持,除了信徒们的供养外,他也可以以提供种种灵性商品的方式获得其经济来源。
其次是那些自身还没有完全解脱的修行者,他对世间的工作不感兴趣,愿意从事与灵修相关的工作,根据自身的修道进展情况,参与灵性商品的开发,从事不同程度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心灵培训工作,同时了也获得自己的经济收入,这也是合理的、于社会有益的。这个世界上迷茫的人占绝大多数,而完全成道的人是极其稀有的,那些自身有一定的体验并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投身于灵修培训的工作,是值得鼓励的。
他们可以将大师们的工作以一种稀释的方式加以普及,将灵性的思想与实践传播开来。既然那些有钱人愿意支出他们的金钱来寻求获得灵性上的帮助,则开办收费的灵修培训也无可非议。这会使那些已经解决了经济问题的“上流人士”有一个更有价值的消费方式,使更多的物质富有而精神贫穷的人有一个化物质能量为精神成长的机会。而从事培训工作的人也有机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与其看到那些假冒的“上师”们大把地挥霍信徒们的供养,我们不如鼓励合理合法的灵性市场的建立与健全。你是不是有“真货”,是不是能赢得大家的消费认可,就在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上来验证。所以我们要鼓励公开透明的灵性服务与收费,提高灵性产品的服务质量与竞争力,建立健全自由竞争、公平合理、健康合法的市场规则,让那些假冒伪劣的产品经不起市场考验而无法立足。
现在的问题是,灵性在本质上是无我利他的,是不沾“铜臭”的,一旦进入灵性的市场,还有灵性可言吗?穷人难道就没有接受灵性教育的平等机会吗?关于此点,我们必须区分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处境,区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人的理解宽容,应该从整体上来看灵性市场的建立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是否有利于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
我们不能把“圣人”的境界强求于一般的修道者,虽然我们要不断地警惕自己是否在以自欺的方式满足自身的欲望,沉迷于“帮助他人”之梦中而遗忘了自己,对未成道而从事灵修培训工作的人来说要冒自身不成长的风险,但绝不可拿一把圣徒的尺子到处去量别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灵修与生活的道路。
至于穷人,多数无暇顾及灵性的成长,他们最需要的是物质上的进展;如果他们真的渴望得到灵性的成长,他们一定可以找到免费或低价的灵性产品,真正的想要帮助他人成长的老师是不会拒绝任何一个想要获得帮助的人的,尤其是那些诚心向道的穷人,必将得到祝福!
我说鼓励灵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也要警惕灵性市场的“非灵性化”倾向。除了“内圈”方面的“邪教”外,在“外圈”方面也存在许多危险与误区。那些自身在灵性上并没有足够的进展的人,那些在世俗世界失败的人想通过“灵性培训”的幌子去实现自己的世俗欲望,他们制造假冒伪劣的“灵性产品”,破坏灵性市场的声誉,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有些人也许初衷是好的,但一旦陷入其中,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渐渐为自我欲望所控制,为自己的经济目的不择手段;或者因为自身见地的错误,传播方向错误的灵修方式,这都是需要仔细加以反省和警惕的。一个真正从事灵性市场的人,永远要把灵性本身放在第一位,把经济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课讯:观虚书院将与天开寺六祖禅院合作,于2014年4月18-20日在北京天开寺联合举办《宗教智慧与大道养生》春季课程,欢迎有兴趣的道友及时报名!课程详细介绍,请看本博客中的置顶博文及招生简章。报名垂询电话:13691365962(新弘老师);18611196100(贺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