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前同事、青年演员邵小珊。)
犹豫再三,还是觉得说几句话吧。几天前,我从拉萨回北京。在飞机航班上翻看报纸时,看到邵小珊的名字时吃了一惊。这个小妮子,几年不见,这回出现居然是大片《夜宴》里章子怡的“裸替”,为讨要署名权与导演冯小刚杠上,上了娱乐版的头条。
邵小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击了冯小刚称不认识她,“我以前在《凤凰周刊》做记者的时候,我亲自到他家里去采访他,徐帆什么都在吧。”当年邵小珊来凤凰周刊做记者时,正是周刊的初创时期。有一天,周社长从北京回深圳,带来一个漂亮丫头跟我说,这是邵小珊,你们聊聊。
后来,我才知道小珊是凤凰当年在北京的一家子公司老总的女儿。她因坚持想走演艺的道路,与父亲的关系搞得比较紧张。作为他父亲的同事、朋友,周总就把她带到深圳来了,看她能不能先在周刊里做个娱乐记者。演戏的事看机会吧。早年的凤凰周刊出过一段时期的娱乐版。
当时她已经参与了几部影视剧的拍摄,获得过一些不重不轻的角色。周总跟我说,你们好好聊聊,给她写篇访问,帮帮她。小珊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疯疯的丫头”,说起话来风风火火,有时很天真,有时又很世故。毕竟她在演艺圈里那个大染缸里呆着。当年的她,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一个年青漂亮的女孩,加之在别人眼中家境也不错。身边捧着、哄着她的人应该不会少。但她跟我说,很腻味现有的生活。她喜欢表演,而且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我记得她说过,她很不喜欢别人是因为她爸爸的缘故而跟她交往。我当时就想,她还小,她选择的注定会是一条比别人要辛苦得多的路。她这样的个性,或许并不是很适合演艺圈。
后来,小珊又回了北京。陆陆续续地接戏、拍戏。偶尔想起了,也会给我来个电话。一般是心情不太好时,跟我在电话里絮絮叨叨,说被人欺负,说在圈子里呆得难受。高兴的时候也有一次。记得那次她打电话给我,说最近发展得还不错,在电影《我的失忆男友》中饰演女二号,与古天乐演对手戏。我笑笑说,好,我去找碟来看。她在电话那头显得很开心。小珊就是这么一个口无遮拦的“疯丫头”。
在这次“裸替”事件出来前,我也很久没有听到小珊的消息了。当“裸替”演变成一桩大肆张扬的娱乐事件,小珊说几天来国内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她觉得目的达到了时,我感到有点迷惑。这么多年小珊是变世故了呢?还是没有变?以前不愿沾父亲的光、不愿借父亲的势的小珊,现在也会炒作自己出身艺术世家,借章子怡的势谋求上位;但她在这个名利场中掀起的轩然大波,带给她的伤害会与她得到的名声,孰多孰少?我知道,她只是一个对电影还有梦想的女孩子,和许许多多呆在圈子里还不太红想走红的青年女演员一样。
我不知道小姗在《夜宴》的拍摄现场,背过身去时,心底会不会有着一声叹息?她在裸替时会不会幻想,如果不是给别人裸替,而是在属于自己的戏该有多好?她知不知道后来会发生这样的署名风波?
我很鄙视说“章子怡裸替死缠滥打要名不要脸”这类腔调的人,但你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网络暴民,你又能怎样?“这个叫邵小珊的人,终于出名了”,面对这样拿话语当刀、只图痛快的看客,你又能怎样?还有媒体铁口铜牙地断言,说小珊此举违反了圈内的潜规则,不看好她的演艺未来,“除非,再一裸到底”,面对这样轻薄无良的媒体,你又能怎样?
记得有人对国内媒体议论杨振宁与翁帆“老少配”的婚恋时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能给予祝福,也请你不要给予诅咒。”我想,对待邵小珊的“裸替”维权,这句话也应该是每一个评说此事件的人的道德底线吧。毕竟,在《夜宴》中,是她,而不是章子怡,把那个青春的美丽的裸背献给了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