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7-4
【大公報記者王扉那曲三日電】北京開往拉薩的首趟列車今天凌晨五點半多提前抵達2,828米的格爾木,接下來的旅程就是依次翻越4,159米的玉珠峰、4,772米的崑崙山、4,636米的五道梁、4,547米的沱沱河、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隨著海拔的提升,列車上的乘客、媒體記者中已有多人身體不適,列車員呼叫醫務人員的廣播不時響起。
離開格爾木站時,列車即開始啟用供氧系統。旅客可通過供氧軟管直接吸氧,氧濃度可達35%到45%。在翻越崑崙山時,大公報記者所在車廂多人傳出頭痛、胸悶,甚至噁心,胃部不適,有人開始使用供氧軟管。這時列車員在廣播中呼叫醫務人員趕赴6號車廂,有乘客突發疾病。傳媒記者聞訊後蜂擁而至,幾乎阻塞了車廂過道。有工作人員和記者發生口角:「有人發病,是不是你們期盼已久的事?」
大公報記者在翻越玉珠峰,列車行使在4000米以上時也有了高原反應,開始頭暈。躺下休息後稍微好了一點。但在翻越唐古拉山時記者感覺頭暈加劇,進而伴隨陣陣的程度不一的頭痛、頭熱。列車員告知這是正常的高原反應,建議記者能夠不用吸氧就不要使用供氧軟管。
京赴藏首發車準時抵拉薩
2006-7-4
【大公報記者王扉拉薩三日電】北京開往拉薩的首趟列車於3日晚上8點58分準時抵達拉薩。拉薩車站舉行了簡單的歡迎儀式,藏族姑娘向港澳記者獻上白色哈達,以示祝福。
在兩天兩夜的行程中,大公報記者在列車上採訪,發現了好幾張熟悉的面孔。國台辦發言人李維一、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分別陪同兩岸記者團與外國駐華記者團,有說有笑,還與記者們合影留念。
因為是首趟車,每個人都顯得有些興奮。一個清華女生和她妹妹分頭行動,一人手拿十餘件白色T恤,誓言要收集起全車每個人的簽名。有列車員拿著北京至拉薩旅客列車開行紀念的首日封讓記者逐一簽名。
垃圾量大超預期
大公報記者還發現車上有三位英俊的乘警,在車廂裡來回巡視。據了解,北京至拉薩旅客列車的保衛任務由北京鐵路公安局北京公安處乘警支隊擔當,共有乘警34人。除4名領導外,其餘人員分為10個警組,每個警組3人。每趟列車為一個警組。為了保證青藏鐵路沿線的安全,從格爾木到拉薩段,記者一路上都看到沿途不時可見有武警或戴紅袖標的人員布防站崗。
在車廂裡,記者還遇上鐵道部青藏辦副主任朱振升。記者問他,首趟列車這麼走下來,有沒有發現事前估計不足的問題?朱振升表示,車上垃圾量很大,處理能力不夠。因為環保要求,高原列車車廂廁所採用的是適應高原低氣壓要求的真空式集便裝置,原規劃是客車設置的壓縮式垃圾收集排放系統可連續48小時不排放,污水收集系統可連續運行18小時不排放。但實際上,垃圾量超過了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