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二----荆城知多少
| 分类: 历史文化 |
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二----荆城知多少
对于石牌人来说,应该都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三国志-魏书》卷十八文聘传:“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这里的“荆城”指的是今天石牌镇。
在谭其骧先生著名的《中国历史地理图集》第三册三国吴-荆州中,荆城标注的位置正好在此。在清著名的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三国中,荆城也标注在此。因此,三国时的“荆城”正在今石牌镇,这应该是普遍一致的认识。
在很多古籍里,也记载了“荆城”,但指代有所不同。
如,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志》卷三十一,钟祥县下:权城在县西南。荆城、李家市城、新郢城并在县西南。
另外在卷十五定陶县下,还有一个荆城:“荆城在县东北二十里”。
如,清《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三:荆城在县东北二十里,皇览曰战国时庞涓与孙膑相持处。卷二十五吴塘下:志云出县南古荆城贯金壇县北入昆陵境。
清《山东通志》:荆城,在县东北二十里,皇览云是战国魏将庞涓与孙膑相持处,今为荆城店。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定陶县)荆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旧经曰按皇览冡墓记是战国时魏将庞涓与孙膑相持处。
明,郑若曾《江南经略》珥邨险要说:珥邨镇在金壇县治四十里……乃本县北郊之屏翰也,前代尝筑荆城于此……
宋,道光刻本《嘉定镇江志》卷六:丹阳县:白鹤溪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一名荆溪,出于县之古荆城,故名。
清《江南通志》荆城:在丹阳县南五十五里白鹤溪口,旧传汉荆王贾所筑。
《皇朝舆地通考》卷三:白鹤溪,在丹阳县东南五十五里,一名荆溪,源出荆城,南流经金壇县北。卷十二襄阳府:(襄阳)跨对樊沔,为荆城之北门,伐为重镇(元和志)【注《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中写的是“为荆郢之北门”】
清康熙,蒋廷锡《大清一统志》太湖县:属舒州,又武德四年析置青阳荆城二县,七年省荆城,八年省青阳。【这一点我很有兴趣。钟祥有石牌镇
,安庆怀宁县有石牌镇。安庆太湖县有荆城。钟祥的石牌镇也有荆城。两个石牌镇都在江边上,都曾经商贸云集,是周边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都是经济重镇,都是千年古镇,都说自己是汉剧的摇篮,都说自己是“无石不成班”。怀宁的石牌镇,与望江县相邻。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五----清云南名士师范与石牌》曾经写到,望江知县师范曾经经过钟祥石牌镇,也到过怀宁的石牌镇,还写下三首关于“石牌镇”的诗。这两个石牌镇,实在太有缘了】

如,宋《舆地纪胜》卷一百五十:人物-孙光宪下:建隆四年艺祖命慕容延钊等讨之,取道荆城。
清康熙《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十一:荆城:在钟祥县西南。三国魏志文聘传,聘攻关某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水经,沔水自荆城东南流。舆地纪胜,荆城在长寿县南七十里滨汉江。
清《方舆考证》卷五十八,荆城:在钟祥县西南。三国魏志文聘传,聘攻关某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水经注,沔水自荆城东南流。舆地纪胜荆城在长寿南七十里,滨汉江。又李家市 城在县西南,相传五代时高氏所筑。
《水经注》:沔水自荆城东南流经当阳县之章山东。山上有故城,太尉陶侃伐杜曾所筑也。
《安陆府志》卷一:建隆三年春以李处耘为都监命图荆南,师次荆门,倍道率兵入据荆城。卷三十一:“顺治十五年……溢安陆而下,竟成海国,倘关堤一决,……而大师驻荆城郭所南豈其微哉……”
清《补宋书食货志》: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
清,郝懿行《补宋书刑法志》:……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监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明《北齐文纪》卷一:清河王岳前救荆城,军度安,陆即不相及,愤惋良深……
元《郝氏续后汉书》卷三十九:“汉丞相亮又出斜谷,征南上,朱然等军已过荆城。臻曰:然吴之骁将……”
明《陈文纪》中《为王僧辩奉贞阳侯启》:“自秦兵寇陕,臣便营赴援絻,及下船荆城陷没,即遣刘周入国具表……”
宋,佚名《京口耆旧传》王澂,字彦圃,金壇人,大观三年登进士……终黄陂令。令族孙康字伯寿,有孝行,尝论金壇水利,谓洮湖旧有八十一浦口,实受荆城延陵丁角恭步四源之水,今所存惟二十有七,皆淤塞不通。……
明,张才《重修保定志》逓运所桥:在郡治西南九十一里,属庆都县,其河源出自龙堂东流至荆城。……荆城桥,在郡治南一百里,属庆都县。……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东晋穆帝永和六年岁次丁未……及闻荆城像至,欣感交怀,曰:斯像余之本誓也,必归我长沙 ,……
清康熙《永州府志》典吏目下:江涛,荆城人。
乾隆《桂阳县志》《桂花碑记》,县尉 周愿,荆城人。
清乾隆《福建续志》卷四十五:……闯兵尝以三百人混入荆城,买棉窥虚实……
明嘉靖《广西通志》:西界北抵楚界,著为荆城,属鹑尾翼轸之分。
乾隆《望都县新志》:义仓:……捐修义仓四处,东路荆城村,修盖义仓一处,西路白城村……
宋、罗泌《路史》中“息壤”词条下:昔高从诲镇渚宫出经其处,……下有或泛滥,爰以石屋镇之……元和初裴宙镇荆,掘之六尺得一石,规模楼橹悉仿荆城,……
《水经注释地》补遗卷上:荆城:在直隶州荆门州东六十里。
乾隆《江陵县志》卷之五十五:“国朝顺治二年”,……乙酉二月马进忠薄荆城筑垒合围 ,俄闻贼老营并至……
乾隆《江陵县志》卷之二十:国朝沿旧制,存三护卫,置荆城守及水师营,……
同治《远安县志》武职栏下:邵世鸣,任荆城守营守备。嘉庆文卷下:……调远安守备一员,领精壮兵三百,兼率荆城千总一员,兵二百,荆门营千总一员,兵一百……
《高僧传》安清传:……庚仲雍荆州记云晋初有沙门安卅高,度亭庙神得财物,立白马寺于荆城东南隅,……
弘治《永州府志》卷五:曰永誌荆城楚地三湘要卫,左山右水,实上游 大观所辖,全道 二州……
康熙《荆州府志》卷四:掷甲山:在城西北隅……相传吕蒙袭荆城,内诸军弃甲于此,上有关圣祠。灵溪:庚仲庸曰荆城西九里有灵水,郭璞诗:灵溪可潜盘此也……
《直隶澧州志》卷十九、《安福县志》:……时荆州总兵郑四维原闯将也,因清英王至,以其兵马城池降,英王南追令守荆城。
宋《两宋名贤小集》中《简项仲宗游亭 》“试从沙渚入荆城,十里金堤掌样平。”
宋,李曾伯《可斋杂稿》《简项仲宗游亭皋》
试从沙渚入荆城,十里金堤掌样平。
晓露香留红芰湿,午风清逐白蘋生。
柳边系马频酤酒,沙际呼鱼旋作羹。
所欠直惟佳客耳,明朝能辍暇偕行。
明,王樵《方麓集》
寿族人夫妇六十
百年逢转甲,九月两长庚。
已尽田家乐,不求身外名。
仙源通名曲,瑞气接荆城。
会见骑黄鹤,吹箫作凤鸣。
宋,刘挚《忠肃集》《题致政朱郎中适园林》
南宫仙郎绿发翁,时来甲第荆城中。
翁家祖世有名德,至今孙子传清风。
园亭继继事营治,增华到此穷智工。
……
明,吴易《满江红》
斗大江山,经几度兴亡事业。瞥眼处、英雄成败,底须重说。香水锦帆歌舞罢,虎邱鹤市精灵歇。尚翻来、吴越旧春秋,伤心切。
伍胥恥,荆城雪。申胥恨,秦庭咽。羞比肩,钟蠡一时人杰。花月烟横西子黛,鱼龙沫歕鸱夷血。到而今,薪膽向谁论,冲冠发。
《輓程芸阁大司徒》
逮事耆英六七人,支天不効竟糜身。
方公气壮弹阉日,却自名高去国臣。
晚向荆城应学粲,孤留楚户讵亡秦。
只今谁下平乘泪,江北江南秋复春。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登荆城楼因寄蓟州张使君及浪泊戍主刘家》
蓟门天北畔,铜柱日南端。
出守声弥远,投荒法未宽。
侧身聊倚望,携手莫同欢。
白璧无瑕玷,青松有岁寒。
府中丞相阁,江上使君滩。
兴尽回舟去,方知行路难。
另还有《荆门上张丞相》、《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陪张丞相登嵩阳楼》诗。
之前写了《古籍里的石牌之十七----荆台知多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有数个“荆台”之名,同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叫“荆城”之名的,也有几个,你认为哪个荆台、哪个荆城最知名?哪个历史最久远?哪个底蕴最深厚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