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三----五对生死之交

分类: 历史文化 |
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三----五对生死之交
第一对:李庚清与赵斗南
李庚清,我曾在《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七---李庚清与石牌吴氏家族》中有介绍,他未曾入仕,曾入幕多位官员大吏,晚年甚贫,曾自嘲为“穷客”,曾经多次到过石牌。李庚清与武进赵斗南均曾在江西为幕客,李庚清在贑南都督邹薇垣幕中,赵斗南在灵观察幕中。赵斗南重病,“日大渐,以书招客送之”,李庚清收到消息,送病重的赵斗南回江苏常州。“归至途中殁,客市棺承殓,星夜兼程,抵常州检囊橐付诸其家,复返于赣”。此事写入熊士鹏为李庚清写的传记中,熊士鹏叹曰:在当时“友朋道丧势力风炽,利在则交深,利尽则交疏”的情况下,李庚清“可谓仁且义矣”。(熊士鹏也曾经多次到过石牌,并写下诗文)
李庚清应该是在年轻时就与张斗南相识,据《湖北诗徽传略》载,李庚清曾经两应召试,日与“毗陵赵斗南守诚一之学瓣香青田馀姚诗文取左国庄骚班马韩柳而已”,二人经常一起学诗吟诗。张斗南在病重之时,能够请李庚清送自己回家,足见二人情谊深厚,李庚清是一个值得朋友托付之人。而李庚清也不负朋友之托,途中好友去世,他星夜兼程,将好友灵柩运回常州,完成了朋友用生命相托的信任。
第二对:顾如华与沈麟
顾如华:字质夫,号西囐,汉川人。顺治己丑(1649)年进士,广平知县,丁酉(1657年)擢御史,辛丑(1661年)巡按四川。据同治《汉川县志》载:顾如华在“康熙丙午(1666年)出为浙江参议,未赴,疾,作著病中移心集,明年卒”,顾如华“尝巡江浙盐政,下车先造其门,遂与麟及学士吴伟业饮月虎印歌咏为乐,吴人绘图以记。如华卒,麟敝衣裹糧奔二千里哭尽哀,不告而去”。
这种深情厚谊在一百多年后,仍被人记于心,汉川人李蟠(李庚清)曾为这对好友写诗一首:
顾西囐侍御与华亭沈麟为布衣交,使吴时麟长揖就坐,西囐亦出郊话旧。后西囐卒,麟经纪其丧,徒步三千里送归,数濒饥寒,高谊可风。
结客长安似子稀,填门车马竞来依。
鐘鸣漏尽轮蹄散,生死江南一布衣。
第三对:张鹏升与师范
师范,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五----清云南名士师范与石牌》一文中有介绍,曾经数次到过荆门和钟祥。师范走遍天下,交友数百,对待朋友重情重谊,他有《雪夜怀人诗》共有82首,写给82位好友,可见其交友之多。后来师范卒于安徽望江县。
张鹏升,字培南,号溟洲,云南晋宁人。乙卯1795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据《民国新纂云南通志》载,张鹏升“至性过人,谊笃桑梓,劲直有节,概重然诺,与人交游,初终一心,相背负始。望江令师范、给事中谷际歧之卒也,无遗资归葬,鹏升尽力负骸归滇。”
张鹏升为官善政,他在丁母艰回乡时,士民空城而出,徒步数十里送至齐河。他送师范归葬,完全是出于朋友之谊,“故交之未受恩者且为经纪丧事,竭力以济其困,范平日之节概可想见矣(《民国新纂云南通志》中《师范传》)”。师范并未有恩于张鹏升,而张鹏升能够千里送师范回乡,可见张鹏升极重师范平日之为人,可以想见师范对待友人的情谊,也可见张鹏升对待朋友之情义。后张鹏升写下《师荔扉先生柩还滇感赋》。给李庚清的《云带楼集》写下序的刘珊,曾在安徽担任天长知县,写下了《望江弔前令师荔扉范》。刘开为师范写下传文以及《弔师荔扉先生文》。
第四对:刘士璋与谭晓墀、叶东崖
刘士璋,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二十三----清代刘士璋与石牌吴氏家族》中有介绍,他曾在石牌居住5年。刘士璋与陈诗为好友,陈诗,我的《古籍里的石牌之三十三----清许兆椿与石牌和石牌吴氏家族》中有提到,他是汉上三杰之一,曾经给李庚清写传记的熊士鹏,也是陈诗好友。
陈诗有《大桴山人偶存集》,集中有两首诗称赞了刘士璋对朋友的情谊。
《死交篇二首为刘南赤作》其一为《刊遗稿》,其二为《营遗橐》,两首诗都有序,介绍了刘士璋不负朋友之托的事迹。其一写江陵人谭晓墀(1768年举人),打算将自己的诗文付梓,但是因为贫穷,于是想请刘士璋帮忙。他把自己的诗文交给刘士璋后就去世了。刘士璋号召谭晓墀的好友共同出资出版谭的作品,资金不足的部分则自己一人独出。其二写叶东崖病重,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拜托刘士璋在自己去世后帮忙照顾自己的妻儿,叶东崖“没后十余年,母子赖其力得以全活。”
刘士璋对待朋友,一诺千金,在两位好友去世后,不负生前托付,不负朋友信任,不管是出版文集,还是十余年照顾朋友家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刘士璋做到了,什么是可以托付生命的朋友,刘士璋已经诠释得很好了。
第五对,姚莹与张际亮
姚莹与张际亮,我已经在《古籍里的石牌之四十一----爱国诗人张际亮》一文中写到了,张际亮因为好友无辜含冤入狱,不顾自己病重,陪着他入都,一路给予照顾,并积极帮朋友辩冤。后来姚莹事白出狱,张际亮却因病重去世,年仅45岁。姚莹忍痛为他经纪后事,并送张际亮灵柩一直到桐城,才由其子送回归丧。
张际亮重情重义,对待朋友肝胆相照,而姚莹也同样如此。姚莹家学深厚,是姚鼐从孙,其为张际亮写的《祭张亨甫文》、《张亨甫传》感情真挚,将张际亮的为人、学识、品性跃然纸上,对张际亮的早逝怀有深深地痛惜。
以上这些,均是我在查找石牌人的朋友圈时,在各志书和各诗文集中看到的。在看这数十本清人文集中,刚开始真的会被这些人复杂的朋友圈所绕晕,就像老石牌人的老亲戚关系一样,真是像绕一个迷宫。后来慢慢梳理,我发现以“汉上三杰”为中心,就可以慢慢地把其它人都串联起来了,就像画一个思维导图。这样一个人物复杂的关系图中,石牌朋友圈里的人,在里面也起着重要的连接位置。
附本文中提到的几人的关系:
刘士璋、李庚清、史致俨均、熊士鹏为石牌留下了文字
陈诗与刘士璋、熊士鹏为友
熊士鹏与李庚清为友,为李庚清写传
刘珊与李庚清为友,刘珊为李庚清文集写序
刘开与姚莹为友
刘珊、刘淳、刘开、熊士鹏与鲍桂星为友
鲍桂星与史致俨为友
刘淳与张际亮、王柏心、李庚清为好友。刘淳与王柏心为同学。刘淳是刘珊从弟。刘淳是熊开阳外甥。熊开阳请李庚清教授其子。熊开阳是王柏心友。
当然以上人员的共同好友,还有很多,此篇不一一列出。另外,这里的“友”,不仅有同辈好友,还有前辈好友。
刘淳、王柏心、姚莹、陈诗、师范均《清史列传》中有传。
李庚清、熊士鹏、刘士璋、刘珊、刘淳、王柏心《湖北诗徵传略》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