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慈悲心无量心慈善忍辱 |
分类: 14不忘初心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
有一天,佛祖在给孤独园,对大家说:如果有众生修慈无量心,而且广泛宣传,为人解说,那就有11种果报:
慈能与乐,意思就是给予别人快乐。比如慈母,含辛茹苦,哺育幼儿,这个叫做慈心。
如果你把这个慈心,不仅仅限于你的幼儿,还扩大到其他人,扩大到其他有情众生,那就叫做慈无量心。
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枉,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修慈心的人,有11种果报:
卧安,觉安,不见恶梦,这3个是说睡得安稳;
天护,人爱,这2个是说招人喜欢;
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枉,这5个是说不会遭受大的灾难;
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这个是说来世有好的去处,能够生天。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
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
以能行此慈,当生梵天上,
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
不杀无害心,亦无胜负意,
行慈普一切,终无怨恨心。
佛祖说了一个偈子告诉大家精进修行慈心,就能让你逐渐摆脱各种结使的束缚,走在证果的光明大道上。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行于慈心,广布其义。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所以,大家应当想办法修慈心,并且宣传慈心的含义。
对于不同的人,慈心大小有区别,我们不必苛求别人具备慈无量心,别人哪怕有一丁点慈心,你都可以去赞叹。
你可以去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扩大自己的慈心。不要把眼睛都放在别人身上,没事就去挑别人的毛病,这个习惯对你的修行没任何好处。
做慈善当然也是修慈心的一种方式,我们精进群的师兄如果在做慈善的时候,应当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做慈善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考验,都应当尽量避免发脾气。
这个标准,仅供精进群的师兄自己参考,不要去苛求其他人。
经文出自:乾隆大藏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