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回向修行大乘佛法功德 |
分类: 14不忘初心 |
我们今天分享一下佛教中的一个名词:回向。
大家大约都听过回向这个词,不过对于这个词普遍有一些疑惑。
我们今天分3个方面来说说回向这个词。
1
2
3
先说什么是回向。
回向有几种含义,我们不必每一种都深究,只需要了解目前我们需要了解的含义就好了。
先看看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解释:
大正藏
大乘义章卷第九
远法师撰
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这位远法师,叫做慧远法师。
不过这位慧远法师,并不是净宗初祖东晋的慧远法师。
这位慧远法师是隋朝的慧远法师。
他这部大乘义章也很容易跟东晋慧远法师的大乘大义章混淆。
不管这么多。看看内容吧:
什么叫做回向呢?把你自己的善法从自己这里回馈出去,你自己有其他的目标和去向,这个叫做回向。
这个是末学很浅薄的解释而已。
继续看远大师说什么:
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
这个次序有点小问题,可以按照华严经的次序略微调整一下:
一众生回向。二菩提回向。三实际回向。
什么叫做众生回向呢?
众生回向者。是其深念众生之心。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名众生回向。
对于小乘人来说,不存在这个众生回向的问题,他自己去一边清净去了。他不管这个众生苦不苦。
这个众生回向,是对修大乘的菩萨说的。因为菩萨们一切众生誓愿度啊,时刻想着众生,所以愿意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法功德都回向给众生,因为菩萨有这个平等心,所以也不会厚此薄彼。
这个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你看看,其实这个回向众生的本质,其实是布施哦。
相当于你把自己念佛啊,念大悲咒啊,布施啊,持戒啊,忍辱啊等等的修行的功德再次布施给别人。
就好比说你助人为乐做了好事,国家奖励你100万,然后呢,你又把这个100万捐出去了。
大乘论•第1196部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七卷
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
此土著述•第1508部菩萨戒义疏二卷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
用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
这里呢说的是第2种回向了,回向菩提。
什么叫做回向菩提呢?
远大师说;
菩提回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种德。
就是把自己所有修行的一切功德都回馈出去,自己追求的不是功德,而是希望早日觉悟,能够具足一切智,圆满一切德。
此土著述•第1511部四教义六卷隋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
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此土著述•第1487部四念处四卷隋天台山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
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济他。故名回向。
这个回己济他大约就是众生回向了。
这个回因向果大约就是回向菩提了。
回事向理大约就是回向实际了。
什么是实际回向呢?
远大师说:
是厌有为求实之心。为灭有为趣求实际。以己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名实际回向。
就是说把自己的功德回馈出去,希望自己早日领悟这个实相的真谛。
所以呢,你看看,这个回向里头,其实有2个层面的内容:
1
2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