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说盂兰盆经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2014-08-08 09:30:00)
标签:

佛学

布施

饿鬼

阿难尊者

孝顺

杂谈

分类: 02佛法初机

上周说到大目犍连七月十五供养自我批评的清静僧众,效果如何呢?

效果当然是很理想的,目连尊者的母亲,当天就从饿鬼中解脱了。至于去哪里了,应该是上天去享福了。

不过呢,由于他母亲之前的罪业太重,这次的功德能让他母亲解脱一劫的饿鬼报应。

至于他母亲有多少劫的饿鬼报应,我们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才一劫啊,怎么不是阿僧祇劫呢?

一劫已经很长很长了,不要贪心不足,我们可以为鬼道亲人做功德回向,至于效果如何,还取决于他们的罪业程度,以及他们自己觉悟的程度。

有这一劫的时间,或许尊者能用其他的机缘来度化他母亲,让她自己觉悟也说不定呢?

就好比你养子女一样,小的时候,你可以养他,但是你不能养他一辈子吧,最终还是要靠他自立才行。

有人说,怎么没超度他母亲去极乐世界呢?

估计当时佛祖还没说到净土法门呢,这个也是各自的法缘不同了。

有些鬼一辈子也遇不到净土法门,有些鬼即便遇到净土法门,他也不一定能理解,不一定能相信。上天大约是鬼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出路了。

这个鬼的习气可能是很重的,如果不是依靠佛菩萨的神威,我们凡夫还是很难度化对方的。

所以呢,有些在家人初学佛时,喜欢施食,这个恐怕就有些问题了。

有什么问题呢?

1. 你的动机估计不是太纯,可能有这个贪图功德的一种心态在里面;

2. 你的能力可能不是太大,对这个鬼众的帮助可能有限;

3. 你的决心不一定很大,搞不好会弄巧成拙,让鬼众迁怒于你;

我们去度化别人的时候呢,有3个次序需要注意一下:

1. 应当先度自己,有余力,再度别人;

2. 先度跟自己缘份深的,再度跟自己缘份浅的,这样会比较顺当一点;

有些人说我们不是要普度众生吗?普度众生这个是愿景,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

3. 先度基础好的、容易度化的,再度基础差的。不要一开始就找一个最顽固的对象死磕,搞得自己也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耽误自己的修行;

就好比群主度化鬼道众生的方式,这个是比较值得有兴趣的师兄参考的:

1. 自己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在不影响自己修行的同时,度化有缘众生;

2. 自己如法修行,而且度化众生不起贪心,不起骄慢之心,这样就能得到菩萨的加持;

3. 度化的方式呢,是坚持诵大悲咒,影响有缘众生,让他们也从大悲咒的神奇功德中直接受益;

4. 让有缘众生有这样一个殊胜的法缘,得以听闻大悲咒,慢慢升起对极乐世界的信心,最终凭佛菩萨的神威,把机缘成熟的众生接引到极乐世界;

有人说,那为什么佛菩萨不直接把这些众生接过去呢?

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我们没有能力把这些众生直接超度,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些众生创造一个机缘,让佛菩萨可以救他们的这么一个机缘。

至于哪些众生是有缘的,那要看你自己的心愿,而且佛菩萨也会帮你安排。

至于是不是每个众生都能把握这个机缘,我们不必操心,也不必强求。

关于超度我们顺便多说了几句。希望大家不要走偏了。

故事到了这里,很多人的思想上认为已经圆满了。

换做我们普通人,或许看到自己过世的亲人被超度之后,就觉得完事了,功德圆满了。

大目犍连尊者当然比我们境界要高,他问了佛祖一个问题:

凭借三宝的功德,众僧的神威,我妈妈现在被超度了。那未来其他的佛弟子们,他们能不能也奉这个盂兰盆,来救度自己的父母甚至是七世父母呢?

自己的亲人得救了,马上就想到其他人的父母。这个大约可以称得上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吧。

《左传》里头也有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因为他弟弟的缘故,跟他妈妈闹翻了,把他妈妈软禁在另外一个地方,并且放了狠话: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这个自然是不孝了。不久他自己也后悔了。不过他是国君,也不好反悔,真是两难。

其他人看了,也不敢劝,怕国君一不高兴就砍自己的头。

有个人叫颍考叔,这个人就很有智慧,他想了一个很奇妙的办法去劝庄公。

有一次颍考叔去求见庄公,庄公请他吃饭时,颍考叔把一些好吃的打包了。

庄公就问他为什么打包啊,颍考叔说,我的老母亲年纪一大把了,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我准备带点回去给她老人家尝尝。

这个庄公就很感动,同时也为自己没办法孝顺母亲而感到悲伤。

这时颍考叔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你挖一个地道去你妈妈的住处,挖到地下水,这不就是见到黄泉了吗,然后在这个地道当中见面,这样就不违反誓言,也不耽误你孝顺母亲了。

这个庄公很高兴,马上安排去办,挖好之后,庄公进入地道,诗兴大发,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这个其乐融融大约就是这么来的吧。我们今天如果说这个成语的时候呢,如果能想到孝顺自己的父母就更好了。

有人说,我妈对我一点都不好呢,我恨死她了。

这个庄公的母亲姜氏,从庄公一出生就不喜欢他,偏心得很,只喜欢庄公的弟弟,甚至支持他弟弟篡位。这么个母亲,古人没学过佛都能容忍,你现在可是佛弟子呢,难道还比不上庄公? 

大目犍连的这个问题,得到了佛祖的表扬。

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佛祖说啊,任何的人,出家的也好,在家的也好,国王也好,大臣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如果是想孝顺父母的,应该怎么办呢?

都应该先为这辈子的父母父母、以及过去七世的父母,在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也就是僧自恣日这一天,用各种美食,装在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

这个供养的功德是很大的,这些功德不是为自己做的,都是为自己的父母所做的。

愿使现在的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恼,

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简单来说:在世的健康长寿,去世的早生天界。

有人说,为什么只是七世,不是七万世、七亿世?

1. 越近的,可能缘份越深,先度缘份深的;

2. 你供养三宝,而且是清净三宝,虽然功德很大,但是大约也度化不了你的累世父母呢;

有人说,那要怎么样才能度化累世父母?

这辈子你就先不要期望太高了,把自己修好,多念佛号、大悲咒,顺利往生极乐世界,下辈子大约就有能力度化你的累世父母了。

有人说,为什么只是七月十五才想起来做功德回向父母?

你当然可以时时刻刻都做功德回向给你的父母。

比如你每天念佛号、大悲咒,都可以把功德回向给父母呢。

只不过呢,一般人做不到,于是呢,佛祖也不能要求太高啊,就说,那你每年做一次功德回向给父母吧。

佛祖说:这个孝顺的佛弟子,应当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有些太直白的就不翻译了。

有些人看了之后说,哦,还好,只有孝顺的佛弟子才要求每年这样做,我还可以偷偷懒。

其实呢,孝顺父母是佛祖对佛弟子的基本要求。

就拿出家这件事来说,佛祖说,如果父母不同意,你就不能出家。

上次说到菩萨戒当中,也要求佛弟子要孝顺。

盂兰盆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求佛弟子应当孝顺父母,懂得报恩。

佛教当中说的孝顺,比儒家说的孝顺又有一些异同。

我们可以求同存异

以前说过几次孝顺,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孝顺的层次:

1. 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

2. 随顺父母:让父母心情愉快;

3. 引导父母向善:以合适的方法,让父母少做恶,多行善;

有些人做到了前2点,却把父母惯成了恶霸,那其实是害了父母。

4. 引导父母归依三宝,往生净土:如果不归依三宝,父母百年之后的去处可不好说,只有依靠三宝的神威,才能脱离轮回之苦。

对于普通人来说,第3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于第4点,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怎么办呢?

在盂兰盆经中,我们学到第2点:我们可以为父母做功德,回向给他们。

怎么样做功德呢?

你供养三宝就是功德,

你供养清净僧众就是功德。

有没有更大的功德呢?

当然还有,你如果能持五戒就是更大的功德,如果五戒做不到,哪怕是八关斋戒,也是很大的功德。

你忍辱也是大功德。人家冤枉你,侮辱你,你不生气,这个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你每天念佛号、念大悲咒,当然也是功德。

你每天修行,这都是功德,这些功德,你都可以回向给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呢。

第1点是佛弟子要孝顺父母.

第2点是佛弟子可以把修行功德回向给父母,希望他们能往生极乐.

第3点是必须依靠三宝的神威,才能超度父母亲属。其他外道是不可靠的。

所以,综合来说,我们应当孝顺父母,依靠三宝,发愿把修行功德回向给父母,希望三宝加持,超度七世父母,现世得安乐,来世生极乐。

孝顺很重要、修福很重要、发愿很重要、三宝很重要。

佛祖说: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当时,目连比丘和四辈弟子都欢喜奉行。

希望大家也能欢喜奉行,精进修行,争取让自己的现世父母甚至七世父母都能往生极乐。

 

分享:佛说盂兰盆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说盂兰盆经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