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李冰冰激活的“爱国Z”泼冷水

(2015-12-25 20:43:42)
标签:

循证医学

澳大利亚

协和医院

李冰冰

郝建国

@记者郝建国原创科普作品)

 

给李冰冰激活的“爱国Z”泼冷水
    演员@李冰冰在澳大利亚得了扁桃体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后转入北京协和医院“满血复活”。这篇点赞“祖国医护”的博文发出后,评论超过2万人次,成为当下“爱国”教育最火爆的教材。冰冰小姐还没有就此打住,经由一番引申,奉劝大家不要再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现在“爱国Z”们看得正嗨,我若一上来就泼冷水,定会招来群峰攻击。那偶们先不妨以一个文科生的常识纠正纠正冰冰小姐的谬赞:

    一、李冰冰体温38.9度,以主诉口咽部不适在澳洲求诊,这些指针不符合急诊条件(救命通道走不通),只能按一般门诊预约求治。从文中看,她好像没有预约,所以要等。不过,若屌丝平民在北京协和医院看门诊,别说等两个半小时,只怕等两天都排不上号。

二、面对血检结果,澳洲医生不能确诊高烧发病原因,怀疑SARS,要求拍片。说明澳大利亚医生很负责任,因为一旦遇上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传染病,不仅危害本人健康,还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漏诊是很麻烦的。

三、“澳洲医生一直纠结于我是病毒感染,一直不给用抗生素”,此“循证医学”思路。循证医学强调证据,需要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一系列严格的指标。仅靠李冰冰主诉,若病毒感染使用了抗生素甚至可能打掉这位医生饭碗。

    四、李冰冰和同事很任性,不遵澳洲医生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医嘱,坚定连夜回国治疗,旅途劳累加之心理压力,可能加重了病情。至于协和“神医”是如何治疗的,李小姐按下不表,只有保留神秘了。

不少“爱国Z”看到这里激动得流下了鼻血,觉得这个澳大利亚医生不可思议,都这么严重了,还不赶快挂吊瓶?我中华神医不都是这么干的吗?静脉注射,大量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再加上激素、维生素“三素”合一,不就“满血复活”了嘛!

话到这里,又得回到循证医学上来了。循证医学是麻烦了些,但对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要求更高。偶们中国医生的经验治疗优点是效率高、花钱少,但滥用药物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的风险确实存在,由此引发的细菌耐药性问题被医学界普遍诟病——一旦遇到更为严重的感染,可能无药可治。另外,静脉注射引发的过敏等毒副作用,增加了死亡风险。

讲完常识,现在开始正面回应“爱国Z”的问题:

Q1:澳洲医生不会看病吗?

A:在澳洲看过病的 @赵雁说:澳洲学医竞争很厉害,维洲每年都有四千优等生竞争200个名额,最后能读完的就只有不足一百人。澳洲一个医生从大学开始到拿到行医执照,需要13年。这样的人不会看病,蒙鬼去吧。

Q2:中国与澳洲,哪里的医疗条件、医疗服务更好?

    A: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公立、私立医院平分秋色,前者几乎免费,但效率不高,非急诊预约很费事;后者服务周到,但费用高昂。李冰冰没有说她找的是一家什么医院,公立还是私立?规模多大,在当地属于什么水平?如果拿当地社区医院的水平和中国排名第一协和比,没有神马意义。整体而言,澳大利亚的医疗水平、医疗服务是比较高的。

    当然澳大利亚是现代国家,讲究人人平等。那里人也不怎么追星,何况像@李冰冰这样的在当地没有任何名气的歪果仁。她若想享受在中国“直奔协和”那样的特权和优待,太难了。

    Q3:李冰冰这个病很危险,会挂了吗?在澳洲能不能“满血复活”?

A:从李冰冰自己的描述看,发烧十多天还能坚持工作,体温也只有38度上下,应属低热、中热(非其所描述的“高烧”),经验判断应为慢性扁桃体炎,可能病毒所致,也可能是细菌感染,更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后护理不当导致病毒细菌复合感染。

这种小毛病,多喝水,注意劳逸饮食,一般可以自愈。但十多天不好,还是比较严重的,澳洲医生提出进一步确诊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被李冰冰“头脑够清晰”的同事给中断了)。

     通常来说,局部性的感染不至于要命,相信澳洲医生完全有能力治好。当然,任何疾病都存在一定风险。20071121日,有点咳嗽的22岁的湖南农民李丽云自己走着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在病床上几小时就走完了人生。

Q4:偶们得了扁桃体炎怎么办?

    A:刚才说了,轻微的,喝水、休息即可自愈,也可以使用中成药,如穿心莲内酯滴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胶囊,一定要用抗生素的话多考虑口服红霉素类,如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门诊治疗,雾化效果不错,也比较安全。

     重要的事说三遍——这种小毛病不推荐静脉注射,不推荐输液,不推荐挂吊瓶,更不要“氨苄+双黄连注射液”这种中西结合,风险灰常灰常大!

    

附:

澳囧经历,看病也得因地制宜,

点赞祖国医护让我满血复活

李冰冰 发布于2015122310:25 

人生是不是总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时不时地跟你开个玩笑,有意无意的考验考验你,检验下你的心志和对生命的理解之类的,而这次我真的被考验到了…… 

 

我的“澳” 就是这样开始了,回想这段生病过程,像一部荒诞电影,不可思议,1129号我到达澳洲准备开始新电影的拍摄,30号工作开始,试妆造型如火如荼,而我的发烧也悄悄开始了,十几天断断续续就没停过,体温一直处于37.541度低烧到高烧的持续波动状态,几乎没有下降到正常体温。现在想起赶回国前的最后一天真是心惊后怕!

 

那是1214号中午12点,我再次到达澳洲医院的急诊,高烧38.9,当时没有医生,等待2个半小时后医生来了,跟医生沟通病况后,在我的极力要求下他同意验血,等待验血结果的三个半小时里,体温两度飙升至39度以上。面对血检结果,医生不能确诊到底是什么病因诱发持续高烧,只是觉得烧了两周了这很不正常,怀疑我得非典型性肺炎了,于是又去拍片子,结果也是NO。好在身边的同事头脑是够清醒,当即建议我回国治疗,烧半个月了,命要紧!我思考了一下,在这里确实拖了半个月了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病,大概不到十分钟我俩自己内心做好了决定:连夜赶回国!就在和剧组详细沟通得到确认可以离组的半个小时里,当晚的机票已经一张都没有了!同事劝我明天再想办法,可是我有点担心了,太没安全感,每次服用退烧药,降烧只管一到两个小时左右,就会迅速反复,一天之内已经几次烧到39度多,如果这么折腾下去这一夜等待也许真会要了我的命,我实在没有体力再对抗这发烧的魔鬼,身体实在扛不住了。有句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正走投无路时,国内朋友帮忙抢到了当晚的2张机票。立刻请医生开诊断证明,确认我的状况和病情可以乘坐飞机的,不存在传染危险。

 

就这样怀揣三盒退烧药直奔机场,路上体温再次飙升至39.7,与北京的医生通话,她告诉我“这么高的体温如果降不下来,我是不同意你上飞机的,因为很容易低血压发生休克,这会是很危险的!”我听了之后吓的都哭了,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回国!我要回北京!我要治病! 

 

为了能保持一个正常体温可以上飞机,严格按照医嘱交替吃必理痛和布洛芬,换登机牌时体温终于再次下降,我甚至激动地哭出来了,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顺利登机了,但因为体力消耗太大加上腰疾复发,在机场内我甚至全程只能坐轮椅。9个小时的飞行,设置了四五个闹钟,定点吃退烧药,以确保可以顺利到达香港转机,一夜未睡,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回国治病!只有回国才能得救!在香港转机的时候幸运通过体温检查,登上香港飞北京的航班时,我的心里终于踏实了,还有四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了!到家了,我就快要得到救治了!这一步一步每一步跟闯关一样,像拍电影一样惊险。 

 

因为扁桃体炎症实在太重了,嗓子口疼痛加剧,退烧药似乎也达不到退烧效果了,在还有40分钟到达北京的时候体温再一次飙到39.6度,身体开始不停的寒颤发抖,同事吓得赶紧给我喝热水吃退烧药,幸好已经快到北京了!落地前,北京的同事就提前拿好我的就诊卡,一大早就到医院安排好了,落地直奔协和,一分钟没耽误,到达医院时我似乎都觉得我要好了,像是回光返照一样突然有了一点力气,做检查、抽血、跟医生介绍病情,终于身体里集聚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点能量全部释放完了,我也终于倒下了。医生当即确诊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然后确定治疗方案并让我立即住院。 

 

刚输上液,体温再一次飙到40.1度,全身不停的寒颤发抖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连协和医院的医生都说:你这次的炎症太重了,拖的太久了,现在很少能见到这么重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特别是成年人,真的很危险。协和的主任说:这次的大病检验出你这身体底子真不错!靠自身免疫力能扛这么久,一般的早倒下了。从15号住进北京协和,开始两天每天体温仍然飙到40.139.4,第三天才稍降一点到38.6来,而这样的持续高烧,从在澳洲的时候就开始了,连续烧了14天,烧的人虚弱无力,这几天一口东西不能吃,喝口水都跟咽刀片似的,太疼了!真是受老罪了。真不是啥大病,也不是啥疑难杂症,就是因生生地拖着得不到及时的用药治疗,(必须说明一下:这是细菌感染必须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那抗生素就不会起任何效果了,在澳洲医生一直纠结于我是病毒感染,一直不给用抗生素,所以导致病情恶化,)长这么大也没把自己弄这么惨过,人生第一回住院,幸好最后关头回来了,得救了! 

 

这次可能真的算是我的一劫!大病一场对自己也是个教训,绝对是科普了一次,真是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包括看验血报告单,解读各种检查结果。我也用自己的经验提醒大家,平时还是要储备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协和医院的医生护士们,快速诊断,用药准确,治疗有效,认真负责,救人于危急,我这一次是深有体会,不用羡慕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就跟人一样谁都有优点和缺点,国外有国外的好处,但国内的就医环境和医护水平真的不是盖的,他们相对更了解国人的体质,能迅速有效,灵活变通的因人而治!感谢祖国的白衣天使,这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生都难以忘记的惊险记忆……也要感谢剧组给了我充分休息康复的时间。还要感谢所有关心爱护我的网友朋友们,谢谢大家!我好啦! 

 

今天终于出院了,整整住了一星期,一个小病引发了一场戏剧性如拍电影般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求医治病的惊险历程,最终得以劫后余生!那就休养休养,待我满血复活,继续开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