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硅谷技术创新法则,中国好难学

(2017-07-06 17:48:33)
硅谷技术创新法则,中国好难学

一直说科技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科技最依赖教育,而教育又以思想文化为根。同时,科技又需要经济支持,没有钱干不成事。钱可以来自国家,但那容易出问题。也可以来自企业,那倒可能自在一点。企业界愿意扶持科技,有利益驱动因素,也有思想文化因素。因此,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可以说思想文化是第一生产力。

思想文化决定行为。在思想文化比较健康的地方,往往就有一些令人惊奇与钦佩的事件发生。google阿尔法狗再次以3:0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九段手柯洁,又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年,美国的硅谷及其整个科技界一再用惊艳的黑科技征服世界,比如电动汽车、可回收火箭技术、智能手机、HoloLens眼镜、超级火车、Atlas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脑电波输入文字、投影手表等,有的已经形成产业,有的正在走向应用。可为什么偏偏就是美国呢?

这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得益于硅谷技术创新的一种生存法则,这个生存法则叫做科技小企业转化法则。一两个人或几个人成立一个科技小公司,他们脑洞大开,找到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他们通过自己努力或风投支持,在小范围证明其技术和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但进一步运营需要资金和技术上的大量投入,他们做不到。那就让googlefacebook、特斯拉、苹果、微软及一些财团收购。大公司收购,有的迅速开发,有的只是作为技术储备。

这样,科技创业公司卖掉自己的企业,又重新找新点子、新构想、新技术,再把公司搞起来,再卖掉。他们就相当于成了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前期。

不仅硅谷,美欧好多科技创新小企业都这活法。并且,他们多是被美国大企业收购。

而这,又成为欧洲逐步落后于美国的重要原因。

硅谷技术创新法则,中国好难学

google阿尔法狗,就买自英国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叫做Deep Mind Technologies公司。经google运作,已成为国际最知名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挑战人类顶级棋手,最终成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超级棋士,证明了人工智能的最新成就。随即,阿尔法狗宣布不再玩围棋,而是转向其他领域。那种人工智能,将来很可能在教育、医疗(诊病)等方面占有海量市场。

那么,欧洲为什么在这方面竞争不过美国呢?欧美在国家政体是比较接近的,但欧洲人相对思想保守些,他们冒险精神稍逊于美国,社会包容度也不如美国。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起源于图灵计算机,也是人工智能的鼻祖。但提出图灵计算机的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却在英国混得很惨。图灵是位同性恋。当时,同性恋在英国是一种犯罪行为。1952年,图灵被告发,被迫接受强制荷尔蒙注射治疗,结果,这种所谓治疗摧毁了他的身体与意志,1954年,他即含恨离世,享年仅41岁。如果图灵没有遭受如此的残酷打击,他带领英国继续研究计算机,说不准人类的计算机时代就属于英国而不是美国。如今,时间过去一个甲子,发明阿尔法狗的戴密斯·哈萨比斯(神经科学博士)的团队,最终又是“归顺”于美国企业。可见,欧洲的历史魔咒,至今未能解脱。

属于发达社会的欧洲尚且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差距就更大了。在中国,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被视为中国扛旗的现代科技企业,但比较美国那些超牛的公司,实际大大不如。他们在中国被媒体包括得很了不得的样子,但并没有拿出多少能够有效冲击世界的产品。BAT中,只有腾讯表现稍好些。百度因虚假医疗广告搞得自己灰头土脸,阿里巴巴因为其淘假货集中营丢人丢到爪哇国去了。腾讯有些类似美国IT大企业的案例,是收购foxmail,让张小龙团队创造了微信,并使微信成为这家公司的拳头产品。然而,腾讯却少见其他惊人的黑科技。不过,百度似乎有些转变了。通过《最终大脑》,他们展示出“小度”的人工智能,最近又有了无人驾驶汽车的上路实验。

在中国,倒是华为、格力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意愿强一些。但他们在科技上以自主投入为主,与美国模式有很大区别。格力收购珠海银隆失败的案例,说明传统制造企业更难引进美式的科技小企业转化法则。

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最严重的正是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好的机制。我们有《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有法难依,执法难严。国人尚没有对知识产权的基本尊重意识,抄袭、仿制、山褰不仅一直乐呼着,而且还有一套抄袭有理、仿制有理、山褰有理的歪逻辑。或者说,在法治精神尚未真正成为国人的坚实信仰的情况下,在宪治仍远远在路上的情况下,真要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恐怕没那么容易。但是,知识产权保护又不是全部。同时又要企业文化相配合,也即有一批不计较一时得失,具有未来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慧眼识珠,开辟一个高新技术采购市场。这或许又更难一些。因为当下,中国暴发户倒是蛮多的,可真正配称得上企业家的富人并不是很多。

聊以自慰的是欧洲、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现在也不比中国好多少。可问题在于,欧洲、日本究竟少了些什么呢?细想越来,老航认为他们缺少未来文化对社会的牵引。当今诸国,哪个国家是那么重视未来学?有那么多未来学家和以幻想未来的科幻作家?哪个国家拍了那么多非常富有启发性的科幻影视作品?这一处,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硅谷技术创新法则,中国好难学

硅谷技术创新法则,中国好难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