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后,马云等还是超级富豪吗?

一二十年后,中国社会的财富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有天知道。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马云、王健林、许家印等人,必定风光不再。
在国外,一个人拥有超级财富之后,主要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家族传承,一两百年乃至几百年的辉煌,不是难事。一种是为慈善公益撒财,或采用慈善基金方式继续家族荣誉。这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能够激励后人。所以卡耐基等家族的后人可以继续生活在卡耐基当年塑造的良好家风里,他们积极进取,事业有成,一个个皆成人中龙凤。
在中国,却谁也敌不过“富不过三代”的铁律。晚清以降,莫说“三代”,不少超级富豪能维持十年八年的荣耀就很不错了。有人说李嘉成等不也风光了几十年吗?李嘉成等关键在港澳台地区,法治条件好一些。若在大陆那就难说了。所以大陆富豪榜上的人几乎都是高危人群榜,谁也难料某天,某人就突然出事,阴沟里翻船了。
中国富豪最致命的难题,是摆脱不了官商勾连的魔咒。有人在事业起步需要搭上官权这条线,有人在发达之后乐于与官员暗通款曲。两种做法都让自己走上官商一途。自古以来,最好的方式是商有商路,官有官途。两者一旦产生权钱交易,基本无一例外变成犯罪团伙,从此必然走上罪恶不归路。官商勾结,民众痛恨,为官为商者也自然而然变成民众与社会的对立面,不可调和。
其次是中国富豪欠缺人文精神。在西方,贵族与富豪向有与哲学家、作家、诗人、画家、表演艺术家、科学家相互交融的文化传统,资助文化与科技项目,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富豪与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在一起,也容易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与精神境界。中国在汉魏晋唐宋曾有此风,但元明清渐渐就没了。富人看不起所谓酸楚的文人,文人看不惯所谓“无商不奸”的富人。双方不但相互鄙视,而且还容易相互仇恨。这又造成中国社会结构上的难题。富人无教养,很难善用财富;文人缺资金,限制他们在文化上创造新的高度。这让中国一直缺少影响世界的企业家,同时也很难产生影响世界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再次,也是上述两种原因所致,让富人群体与普通民众产生疏离。富人对社会与公众漠不关心,并不认为自己对社会长远发展需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对慈善公益也不那么真正热心。在一定情况下,富人对慈善公益是满足他们一时的虚荣而不是内心深处热爱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中国富豪纷纷到国外拿了绿卡,将个人财富转移到国外。
又次,历史原因与社会现实,中国富豪对自己的财富合法性与保权没有长久的预期。重大政策或社会革命,照例是对富人的无情剥夺。地主富农资本家有罪论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法治社会没有真正建立,仇富又有那么大的市场,这让中国富豪很难有长期的理想与坚持。有些富豪不在乎财富的合法性,老子一天有钱,就过一天的神仙日子。
再又次,中国一些富豪是肥皂泡富豪。有人借了太多银行的钱,不要说十辈子,一万年也还不起。他们的做法是借银行500亿元,400亿用来撑门面,以便继续向银行借钱及各种忽悠,100亿用于个人享乐。借的钱太多了,银行不敢让他们破产,明知他们资不抵债也必须继续借钱给他们。他们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上市。上市了,从公众那儿圈来大量资金,他们个人与银行也就解套了。他们中比较蠢的做法是高利集资。集资面向的是公众而不是银行。资金链一断,公众本利还不上,他们的牛皮就破了。
马云、王健林、许家印等人已经拥有了上市企业,与肥皂泡富豪情形大不一样。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人格素养、精神境界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还只是中国富豪而不是国际富豪。中国富豪现在的状态,就是被他们自己和我们这个国度所规限了。闹轰轰若干年之后,他们往往难免如流星一样殒落。所以一二十年后,中国富豪榜上唱大戏的,必然是另外一些人。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