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官员坠楼亡,背后的真相如何面对社会?

(2016-01-09 16:48:11)
又见官员坠楼亡,背后的真相如何面对社会?

河北沧州泊头市副市长张隽于201619日上午在沧州市市区坠楼身亡,这个看起来长相挺帅气的官员,死时仅38岁。38岁而殁,莫说对社会,对他的父母、妻儿那是多大的打击?

官员横死,这几年特别多。很明显,于2012年以来的中央发起的反腐风暴有着某些特殊的联系。开始几起,官方总以抑郁症来解释。可抑郁症之说说多了,人们就无法相信了。有些官员可能当真没有什么问题,真是因抑郁症而自尽,但更多的却是受不了腐败案行将败露而带来的身败名裂的下场。一死了之,死者为大。死了,针对他的腐败调查只能戛然而止。有些人还认为通过自己的死,换取家人享用腐败带来的财富也是值得的。也有人是将其他人的犯罪线索和重要证据带走,牺牲我一个,保护了大贪官。

张隽可能惹上了腐败案,也可能他并非是什么贪官,因其他原因坠楼身亡。这取决于政府是不是有勇气将他的死亡真相向社会交待清楚。民众看到的惯常现象,是官方对类似的案子惜墨如金,绝不肯多说几句话,多吐几个字。这就很自然地让坊间的各种传言拥有了巨大的想象与传播空间。而且官方越是不肯说清楚,民众对政府越会增加不信任感。

官员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不仅是公众人物,而且还是影响一方水土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意外死亡,政府有义务向社会交待清楚。如果官员是畏惧反腐调查而选择自杀,那也明显是一种激烈的对抗行为。至少他的贪腐所得应当追缴。一般地说死者为大,但如果是因对抗腐败调查而死,那就是不能适用死者为大这一原则。腐败分子没有发现那也罢了。如果已经发现,还是应当弄清楚腐败的基本事实,不能让他们的非法所得反倒因为他们的自杀而合法化了。民众无法接受那种和稀泥的死者为大。

腐败分子固然可恨,但有些人罪不致死。张隽如果真是腐败官员,依照他的副处级别与权限,恐怕最多也就上千万,是那种十年八年的刑期。38岁加10年到48岁,到时候他仍然可以重新做人。因此,贪官朋友没有必要一时想不开走绝路。当然,如果张隽是清正廉洁的好官,那老航就算得罪了,在此真诚道歉。我只是对事不对人,仅为借此讲点基本的人生道理,并非针对对您个人。沧州我至今没有去过。那里有什么事,与老航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在中国,成为官员后,社会地位大大提升,人脉资源非同小可,一些特殊的福利普通人根本享受不到,正常的收入也远超过普通的打工仔。已经那么优越了,却不懂得珍惜,非要做一个贪官不可。遇到现世报了,或者一把鼻涕一把泪,或者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干嘛如此不堪呢?所以老航发现,有些官员就是思想觉悟极低,远低于普通民众的平均水准。为什么那种个人品德、精神境界极差的人容易成为官员,也值得社会进一步认真思考。究竟是哪里出了严重问题呢?或者说,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本不想现在这样如此勤快,一天写几篇文章。可最近事特别多,不多说两句,好像对不起老航爱唠叨的臭毛病,就信手码字了。我没有什么团队。写作我习惯了单干。说的对,获得朋友的赞扬我高兴;说的不对,有人要骂老航,悉听尊便。)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又见官员坠楼亡,背后的真相如何面对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