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年以来在开放电信方面的一些新闻:
我曾经在几个月前在《自来水电信的未来》的文章中提到电信开放的一些看法。这种看法很理想主义。也许GOOGLE这样的巨人能让这样的想法变得现实些。一个16世纪的农奴很难相信现在我们的社会是这样的。电信是很依赖资源的一种生意,如同古代的经济的基础是土地。如果我们无法在生产技术上发生突破,那么一切就是空谈。所以,我在上面的新闻中提到做软件无线电的VANU和家庭基站,而GOOGLE做的事情,或者O'RALLY提到的VERIZON开放自己的平台,都显得有些不够彻底,当然他们是巨人,他们是推倒那堵墙的力量。
互联网让我们可以有一种对比。我在07年WIFI联盟高峰会上提到WIFI怎样有一种机会,让电信网更像互联网。电信网像互联网的好处很明显,这种结构更鼓励创新,用户会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而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运转,社会因此进步。WIFI或者家庭基站,在一种事实标准的基础上,以网间网自组织的方式是完全可以形成和互联网类似的结构的。实际上,整个07年,伙聚WIFI并非是在为了拿VC,搞概念,而是在进行这样的探索。我和北邮宋俊德教授探讨这样问题,我们觉得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多赢的方式,然这种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可以平滑的过渡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状态,仿佛英国式的革命。
其实,今天,大家谈论开放电信,是因为技术发展到这里,传统运营商驾驭新的技术应该有新的机制。我非常乐意看到中国移动对互联网的态度以及,我也和他们的人讨论MASH UP。这些我认为都是朝向积极一面在发展。在国内,我们不可能有环境像GOOGLE或者VERIZON那么做,甚至,电信和农产品一样,都是WTO框架内对各国政府有所保护的领域,彻底的开放,在一个国家和国与国之间,都存在着操作的难题。电信也涉及很多敏感的领域,这些都不是一个生意可以解释的。个人的体验也无法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但是,我仍然认为,在国内,我们可以在开放电信这个方向上做很多的工作。
O'RALLY提到他被删掉的一句话,实际上非常重要,INTERNET和手机正在靠拢。但是,INTERNET怎么和手机真的融合和靠拢,需要的是开放电信这样的大智慧,而非过去WAP或者其他的东西能够解决。看看现在国内的SP搞成这样,手机电视,定位这些本来很有前途的应用,其发展速度远不如互联网相对应的领域的成果,为什么?就是因为机制。这个机制很复杂,涉及到技术一直到政治的层面。作为技术进步的参与者,我能做的就是,在WIFI这个还算开放并非涉及社稷的关键领域,做些有意义的探索,这是我07年最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父母搞了一辈子国防通讯,在70年代初就在搞类似CDMA的技术,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对通讯一点兴趣也没有,当时反叛的我现在居然又涉及到了电信领域的工作,真是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