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说骗子,骗谁呢?!

标签:
3.15骗子人群文物历史社会老子无为而治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骗子越来越多,骗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骗钱的手段也成了一个“学问”,不懂真的上当,最终骗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大到让人无法想像的程度。的确,当今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良知已经早就没用了。可细想,这都是骗的谁呢?
去年让人震惊的达芬奇家俱案,离奇得让人发笑,进口竟然是这般模样。价格更是离谱得出奇,一件家俱几百万在这儿是自然的。央视记者用了很多时间,很多办法来挖掘这些真实的证据,至今这案怎么结的,还真的没报道。这案我关注了,可越关注越想,这样离谱的事,有谁在做,又有谁上当,而上当的这些人又是谁,他们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你能说能买这些家俱的一些人不是也在做着其他欺骗人的事吗?不是贪官吗?那些假药呢?致死人命的也多了去了……而老百姓在这样的事上是不会上当的,原因不说就明,有那些钱吗?
我时常想,那些能买得起这些东西的人,真的骗来的钱,因为,只有不是完全靠劳动得来钱的人,才会挥金如土。这样说,就让他们骗去吧。这样的欺骗也形成了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愿意用开始骗来的钱再行更多的骗,就让他们玩去吧。我感觉,这样的假不打,让他们自己打。
今天又看到,记者在北京一处买了一个价值30元的小釉罐,拿到北京多家专家级文物鉴定员鉴定,尤其是说,你要证书吗?要怎样写的证书,哪个年代的价格不一样。一个30的现在刚刚出炉不久的小釉罐,在他们那儿鉴定出是清代的,且是真品,价格在多少万元,出一个清代的证书就要5000元。他们放到网上卖价格比给你说的还要高出好多倍。另一物,是1600买的,让他们鉴定是多少万元,我没记清楚,可记清楚的是,放到网上卖却成了几百万元了。可看看这些人,都是有国家文物鉴定证书的,做得事好像是很文雅,很有文化的,弄的却是什么事啊?!
说到文物,我就感觉,收藏是对的,但作为商品过度进入流通,这不不是文物的含义了。依然,那些感觉懂得的,让他们相互闹去吧,闹来闹去,也是他们自己人闹自己人。不参与就上不了当。
其实,文物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用来换钱的,应该是历史的一个产物,也是在这个历史上当时社会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集合体。文物,只能用来让我们看到人类所走的历程,感受那个时候的真实。
社会进入到这样的骗子状态,真可悲啊!也许,一切都是要自生自灭的吧。老子的无为而治的观点,我依然感觉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