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离去的感想

标签:
光合作用席殊书屋读书价值思想电子商务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是名言,至理。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记得这话,是培根说的。一直对书有着良好的感情,很亲近的,凡是我的书没有一本丢弃的。当然我的书不能说是很多,但比一般普通人,我的书真的就是多了。
我不在北京,昨天沙精儿友在微博上对光合作用的离去很是伤感,因为,她在北京,这是她很喜欢的一家书店。前些年我最喜欢的书屋是席殊,曾经在席殊到我们这儿来时,我和他交谈过,最后还有合影留念。席殊书屋,我也是极为有感情的,在书屋开始办的时候,我写过数封信给他,说明办书屋的一些意见。好多年,感觉他办得比较好,最喜欢的,是他开办的《好书》杂志。在这杂志上,我是受益匪浅的。我有好多的书是受到《好书》的启发后购买的。我是席殊书屋的第一批会员,至今还收藏着我最早的会员卡。很快,我是席殊书屋的资深会员。
慢慢,随着网络,席殊书屋我远离了一些,因为,网络的出现,学习一些必须的知识,加上网络的应用和网络的购书,让我远离了席殊书屋。真的不知它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了。记得开始的时候,我真的也想做一家席殊书屋的加盟店呢。
光合作用,虽然我不太熟悉,但看到人说,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它的消失,让很多人心里一下子产生了失落,不知道以后到哪儿再去寻找磨合这样光滑的精神寄托的地方。
其实,前些日子,我就感觉,书呢,真的是好,但真的好的还不是书的本身,是书中的思想。其实,我们换一个方式,能够接受其中的思想的时候,是没有必要非要在原有的形式上过分逗留的,甚至消失时产生的伤感,也应该尽快过去。再去寻找自己的那份能给自身充实深刻的方式。
光合作用的消失,且是悄悄地离去,闪了一大批人。昨晚,在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上,他用了大块时间来说这个问题。我完整地看完了,也大致知道了这些情况。白岩松说,光合作用我也喜欢,它没了,只有货架摆在路的中央,看着这,好多人伤心,要哭。他说,我不哭,不哭有三个理由。一个是,我不是市长,这样的带有文化地标性的东西,我还管不着。再一个是,我不是企业家,我没有能力用大笔的钱来拯救这民营书店,尤其是这样好的,有影响的,有文化地标性的。三是,什么来着,我记不太清楚了。随后想起来再说上。反正,他说得挺好。
他说,今天网络直销书,直接给这样的方式销售冲击,人们都用少的钱买一样的书,这是没有办法的。这样的书店和新华书店也是不能比的,至少新华书店的房子不用拿钱,每年的学生课本就会挣一大笔钱。而民营书店经常,真的是挺难。这肯定是到了不能维持的时候才有了这样的结局。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还是不同。发达国家的书店是很发展的,美国就是,一个很小的镇子,大约一万人左右,就会有图书馆。而中国的图书馆就更少了。这说明了差距。
我们好多人对于书店的离去都有自己的伤感和难过,如果这个情感变成在市长和企业家心里,这就好办了。可惜啊,现在他们宁愿要这个样子,在办公室和家里,摆上好多的书,但根本不看,要的是一个派头。唉,这又说明什么呢?!
我也感叹,书店没了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人真的不去注重思想的升华了,而只看表面和物质了。这是可怕和可悲的。
一个人读书,能够有了读书的路子,会读,不是要样子,而是在心里有个书路,且把书的东西能够消化成自己的思想意识,再变为自身的行为,这是最为重要的。
愿我们都能能过读书,人生更深刻一些,灵魂更干净一些,心情更放松一些,生活更快乐一些。这是我们读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