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书,出书,送书和读书
(2010-12-27 19:04:37)
标签:
书写书出书送书读书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书,一直和心灵挨得那么近,什么时候,变得复杂了起来,把真的书和样子上的书,有了截然的分开。是的,这个分开的概念真的是很久很久了。即便是我想写书的时候,也已经做了分离。一直感觉,自己写的是真的书,好久没有放弃要写书的意念。当我真的去编辑的时候,才感觉,我写的这些也不是书。
自从认定我写的不是书以后,更多的书在我的眼中真的也就不是书了,只是印有文字的纸。
出书,至今在人群中也是挺时髦的事,也标志着有文化,很多人至今还在出着,独立书号的,有名出版社的,丛书号的,没有书号的,自己写的东西,有的做了编辑,有的编都不编了,就按时间顺序出吧。现在,一个只要能写点东西的人出书已经是很平常的事。花上钱,就可以出。
出了书,好多人愿意送给朋友和相识的人,还在扉页上写上“敬请雅正”或“敬请斧正”的字样。很多人的送,是自己写了书,高兴,想让别人一起分享这高兴,所谓的雅正和斧正,也只是一个礼节。收书的人,收到之后,很难就书说些什么,简单一句“祝贺”,因为,很少有人能读得进去别人写的书,就是很好的朋友,今天也少有人来读别人的书了。读书在今天真的是一种奢侈。
送来的书不读,放在书架一边,这是好的,也算是收藏起来。很多人根本就忘记了,过上一段时间,清理卫生,当成垃圾扔掉的也屡见不鲜。贾平凹就经历过这样的事,在旧书摊上见到了自己签字送人的书,让他觉得尴尬。大作家如此,一般人送书的命运还会比他差!
自己经历一下,能读一本书,要么有兴趣,要么有用,二者没有其一,能读书是比较难的,今天的社会,各种信息干扰着读书,能读书就是更难的事了。就是朋友送的,有碍面子,可也难读得进。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心理追求不同,此刻人的兴趣点不同,加上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做,还要有适当的休息,所以,今天的读书显得特别难。再加上今天的好书真的不多。当然,我所说的好书不多,只是多我的角度所说,一定的年龄,一定的阅历,一定的特殊生活,此时,再来和原来一样的读书,已经难以做到了。当然,在心中依然盼望着能够有自己喜欢的那样的文字、书读来。
说了这样多我对书的看法,再来说写书,我就对自己有些可笑了。我可以一直写,但很难再说是在写书了。写了书干嘛呢?能写,本身是自己在给自己说话,能遇到知音,我们可以心灵相通,这很好啊,遇不上,不苛求,能写,本身自然也快乐。但是,把写的出了书,我是说自己,真的有些可笑了。本来自己给自己说的话,想让别人知道,别人难得有时间来读,花上钱,出了书,再一本一本地送人,我真的至今不能支持这个想法。过不久,这些东西不都是垃圾了吗。与其让自己的东西成为垃圾,不如就此打住,不出书。也许,在写的时候,本身就不是书……
社会生活也要自如,不强加,宽松些更好。一些无用的东西读来读去,最终没有提升,连重复都算不上,也只能是抛弃。
我感觉,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减少低级信息的重复和存在。能够对信息进行挑选,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但很有意义的事。我体会,这就是人的认识。一个人做事若是没有一个立得住的认识,这事做起来价值不大,有些,不如不做。
现在社会的出版业,很多都没有编辑,自然是为了挣钱。当然,现在的编辑水准也不敢恭维了。说了一圈,都是在说书,可今天,什么是书呢?我真的想给书一个更为准确的定义……愿意让世上不再为此而浪费更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