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写做想到人所从事的行当
(2010-12-15 07:21:42)
标签:
读写做政治赚钱实体领域经济人文艺术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经常,为一个人能够涉猎几个不同的领域而感到人的才华了不起。自然而然,把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细究,成了一个习惯性的思维。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是以随机为条件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触角,就会深究下去。在我的体验中,这也是一个人学习积累的方式。
首先,这样的学习是一个很有乐趣的过程,不是非要如何如何,而是兴趣点在活跃着,细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就如今天我们做事,比如装修吧,你如果是一个十分细致的人,当你装修完成之后,你可以不会安装,但是,你会设计和讨价,能够成为一个比较精通的装修设计师,甚至橱柜的每一个角链、汽杆等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大致哪个价位,都会一一精通。当然,这还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而要把在你的视野中,能够让你来熟悉的人挖掘到位,却是一项比这要难得多的,甚至是不可能完全把握的事了。因为,你能够用敏感的触角来发现,当你真的细究的时候,这其中,真的把握的最大难度在于你对事物的深度认识,这个认识需要的是知识,而你的知识差一点的时候,还可以接近,但差的远的时候,也许就难以把握了。这儿的知识,不单纯指技术层面的,更多的是指一个人认识理解问题的深度。
其次,我说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指,一个人不是什么都会的,而能引发你学习的兴趣,只有随机的过程,当然,也有以事业为重,选一个课题,一直为完成这个选题而努力。完成课题的过程,自然就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做学问的过程,有学习,有自己的探索,会有新的观点竖立起来。我们一般人,是在外形上做不到这个程度的,很多的人也没有这样的毅力去深入,现在的条件,我倒是感觉,若是有毅力,条件还是比原来好得多。再退一步说吧,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做课题的,但是,我们在自然的过程中,围绕我们所感兴趣的人事来深入一下,本身这个过程,自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会在自身的程度上又有着新知识的进入。我一直是喜欢这样学习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有好多现实中的事要做,可是,这些,仅仅是一个日常的生活,而能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和有乐趣,却不完全是这些,而是要在自身的程度上,一如既往,有自己的一个永远的所想,依然,我不想在这儿用“追求”,因为,我只是在想和写,并没有进入到一个事的更为实在的做中。如果说要有做,这就是我的写,一直在坚持着的。
当我看到有的人,知识很丰富,读了很多书。从一些语言中可以看到,读书与读书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读书是消遣,有的人读书是表层上的学习,但有的人读书是研究,这些读书都是不同的。当今天,很多人追求钱的时候,读书并不能直接给你更多的钱,所以,真的读书学习的人就少了,甚至很少了,很多人的书多成了摆设。而真读书,又能有研究性的读,读到这样的时候,最终的激励,就必然成了做。
做,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形式。一旦有了做,就有了两大类,一是经济行为,二是慈善行为。在一般意义上来说,做慈善事业的,都是要把经济做得很好了,才能有资格去做慈善,二者真的做起来还是有个先后程序的。在社会上,人立得住,不是用嘴说的,而且存在。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了,一些开始读书很多的人,随后,又能进入到一个经济实体领域中,去做赚钱的大事业。这些人,依然会用一些时间来写,且这些写就更是非同寻常了。
由此,又能看到,人文,再进而说艺术,和经济到底有没有截然的界限呢?一个人的生命很短,人人都会死去的,不论活得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其实,这儿,是一个很深入且又实在的问题……再细究起来,一个人做什么,如果都是自己在一个有效的判断基础上的话,多和自身的读书有关联,至少有大的关联,而模仿他人的,就不在我所说的这个范围中了。模仿者的做和行为,是一个很单薄的生命,哪怕再有钱……
钱穆老先生,对人读书做学问最终进入到政治经济领域中,有着很精辟的语言,就是说,人做学问的最后,一定是要进入到社会中的一个领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