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时代的“柳毅传书”(转)

标签:
中国式燃烧杂谈 |
分类: 提笔记事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7/72/723D1494965723A283A1B546BAF382D5.jpg |
人们也许不以为然,因为手机短信体的小说早就存在了,但那些手机短信小说不过是借用了手机短信作为载体,适应手机短信容量小的特点而创作的极短的小说,或者以短信容量为单位,构思成适合以一条一条短信的篇幅发送的连载小说。这类小说尽管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出现,但其叙述方式和构思的思路与传统的小说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中国式燃烧》则是在叙述方式上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他完全以一种手机短信式的思维方式进行构思,发明了一种“手机短信”式的叙述方式来讲述故事。这种手机短信式的叙述是以一对恋人相互发送的短信构成的,可以说,这是两人之间私密性的对话体,在五百多天里每天不间断地互相发送短信,发送了五千多条短信,这些短信内容更多的成分是交流双方的情感,倾诉各自的心迹。显然这种叙述是不适合讲述故事的。谢望新将一个曲折跌宕的爱情故事隐藏在这五千多条短信里,读者的意识会隐隐地跟着故事情节往前走,但直接感受到的却是两人的心灵表白。这样的叙述其实是把那些有可能将爱情故事解读为情欲故事的所有可感素材全部屏蔽掉了。说实在的,如果将这个手机短信式的叙述还原为传统的小说叙述,也许就是一个被作家讲滥了的婚外恋故事、第三者故事或偷情故事而已,因此,《中国式燃烧》的特别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借助新的叙述方式来保护主题内涵不走样的成功样板。
将一个爱情故事用数千手机短信表达出来,也许会带来一种新的审美感受,它就像将一段爱情化作数千条丝絮,会有一种缠绵不断的美感。当然,叙述方式不仅关乎形式问题。因为,退隐到手机短信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实在的世界,而手机短信本身所表白的内容不过是一个虚拟世界。于是,手机短信在谢望新的艺术构思中就从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升格为一种存在方式。在手机短信中的存在是一个虚拟世界的存在。作者所展示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燃烧,这无疑是对传统爱情观的一次哲学式的挑战。如果仅仅将手机短信处理为实在世界中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话,它对爱情的表达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些短信看上去就是大实话,但明显感到一些世俗的杂质被过滤掉了。
爱情是需要传递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递信息的方式也不断地更新,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这种高科技的手段迅捷地传递爱情的信息。但尽管传递的方式是高科技的新方式,爱情却仍是古老的最有魅力。爱情就像好酒一样,越是陈年老酒越醉人。《中国式燃烧》让我想起了中国古老的爱情故事《柳毅传书》。农耕时代,千山万水阻隔着信息的传递,就会以神话的方式来传递爱情,以神话的力量对抗现实对爱情的扼杀。而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传递方式的便捷,也使得爱情缺少了必要的难度和阻力,于是就需要以虚拟的方式抵御现实对爱情的污染。《中国式燃烧》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柳毅传书》,它在虚拟的世界里充分传递着爱情的高贵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