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文忠解释季羡林不要大师的缘由

(2009-07-27 12:53:55)
标签:

季羡林

任继愈

国学

钱文忠

梵文

新疆

四大文明古国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钱文忠解释季羡林不要大师的缘由

 

都知道季羡林的学问好,他和任继愈的离世,让中国痛失了两位国学大师。说到国学大师,人们也都知道,二位老人是一直不要这个称号的。好多人认为,这是他们的谦虚。的确,这样的认识是太肤浅了。

 

昨天,看到《我们》节目,钱文忠、唐师曾等在场,说到国学大师为什么季羡林不要的时候,钱文忠是这样说的。季先生认为的国学,是很大的,是56个民族的,他认为,自己没有达到把56个民族的文化都能掌握起来,也就不能称为大师,就是小师也算不上。这几句话,我听了,感受很深……

 

还有,关于梵文,季羡林研究了一辈子,他说,新疆这儿的文化最深,要想研究文化,不能不到新疆,只有新疆这个地方是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汇合过的地方。这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历史上,只有新疆这儿有过四大文明古国的交流。当时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前1000年)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都被当作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知道了这些,就能知道季羡林的文化有多深。

 

是,季羡林说,坐得冷板凳是不容易的。研究这样的文化没有敢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不行的。可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够研究到这样深呢。季羡林不喜欢直接接受别人的研究,什么都是要第一手的。这种研究学问的精神真的是难得啊。

 

钱文忠说:中国一、二十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不会有季老、任老这样的学问人出现。我能知道他说这话的份量和道理。的确是这样的……

 

做学问,真的是很有意思。季老说:我有我的娱乐,这就是读书写书。是,我们把读书当成自己的乐趣的时候,感觉心里是充实的,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

 

我也喜欢这样的心态,也喜欢读书。

 

钱文忠昨天说的话,也给我一些启发,至少对新疆的认识,是更深了……

 

钱文忠,在我的心中,他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能从师季羡林、王元化,真的是好福气啊。当然,现在,中国的文化,他也有着担当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