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人多是工具
(2009-06-27 12:46:30)
标签:
论文抄袭社会存在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29岁的宜城市市长周森峰一上任,就成了世上的焦点人物,当今的网络更是推波助澜。说他年轻有为的有,说他出身普通农民家庭的有,说他的爸爸依然在煤窑打工的有,说他的爱人家庭也是农村的有,可紧接着,说他的论文是抄袭的也有,就在网上,还有了例证。
他原为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知,他总共发表过两篇论文:
1 基于价值链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商业研究 2005/14 2 购物中心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探讨 城市开发
2004/09
我相信,甚至没有丝毫地怀疑,这论文是抄袭的,因为,在中国,今天的所有的事,已经没有了人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做事成为一种自然的,而恰恰是不自然了,不正常了。所以,他的论文抄袭也就是在自然当中。我知道的一些大企业的老总,自己要学历,硕士、博士的论文都是别人写的,自己一个字都没写,还有好多时候申请高级职称和超高级职称,越是领导,所有的事都是手下给办,平时,下面的人的论文及所谓的成果全部是按照职位排列名字的,越是大的领导,有的是这些东西。我想说,这些,是不是也是抄袭的呢?我认为,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抄袭的问题了,是比抄袭还要严重的,已经成为了剽窃,甚至还要严重。我说的这些现状,就是中国当今的现实,不是少数,而几乎是全部。现在,还听说哪一位领导深入于某事中搞调研,还能动笔写文章。领导只是参加会议,出去考察。我想,让他们写,他们也不会写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头脑,全部的思维都在自身的官职上。所以,我说,大家所做的事都是在为着什么,也因此,人人都是工具。没有个人才能的开发和应用。
说到这位当今中国最为年轻的市长,他的论文抄袭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他现在成了市长,人们就把这事说出来了,而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员工,或在一个局部的单位,这些依然是事实,可就没人去说。这也是名人效应吧。
中国若是要选拔的干部,或对在职的干部,别的不说,就用一条,凡重要的东西自己写,凡论文是自己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也许当今的所有的干部,不论哪个级别的,都会下去吧。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其实,就从这儿开刀,应该是能够鉴定人的水平、能力和品德的,可中国的现行的用人制度,永远也不会用这一条。
我经常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我感觉,这样的标准既合理,又符合逻辑,还是公正的,符合大多数人的心愿,不用复杂的考察条件,可中国就是不执行。这是为什么呢?不说,大家也都知道……
由此,我又常想,对于一些枝节问题,无论怎样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而没有根本性的变革,一切照旧。
每当说到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自身先做好,当然,还是要有法律监督、法律约束才行。
在今天的社会中,中国凡是握有权利者,多是工具。在这儿,我所说的工具是指遇事没有人的大脑分析,只从利益角度来考虑,不敢说真话。可我也在想,在最最底层的老百姓,有思想,又能如何呢?我不知道梁漱溟若在今天,会给这样的现状以怎样的抨击啊……
这是千里马写的:暂时收藏在这儿:
你来得好突然
在我建博的第一天
留下你美丽的倩影
让我拥有第一份博缘
从此进入我的世界
上网时由然而生一份心愿
希望你在我的博中出现
渐渐地转化为一种思念
这思念象一条射线
线的那一端永远没有终点
筱然
我的情感射线
但愿今生不遇快刀
让我们的射线期用光年计算
冲破宇宙也不断
筱然
好想钻进你的世界
把你的心肺看见
数清你全身的每一根脉博线
让彼此的每一个细胞都触电
共同驾迂这一条网络电线
让两棵爱心之灯光亮无限
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