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抽象的能力
(2008-12-09 01:56: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语言的运用,它的最大的功用在于对于事物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当然,应用到极致的程度,自然是对于实践的真实记录。
好久好久了,对于语言,我曾经想过很多,至今我还是不能逃脱语言给我的缠绕,当然,更多的是给我心灵滋润着的人生美感。
人生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最终是用来表达的,而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就会成为语言应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果对于语言没有一个清晰而又敏感的感悟,也许,语言就会在较为低级的层面实现着。但是,当我们对于语言有了一个感觉,语言的抽象能力就会更为深刻地体现着。
我不排除人们运用语言是为了表达,而如何表达得更为真切,又能给相对更多的人一个心灵的萌动和共鸣,这又成为语言表达者的核心问题。在我的意象中,这就成为了语言的指向性。
我们每说一句话,都是有所指向的,是有着明确的对象的,无论选取的对象是多是少。这就成为写作的一种背景。我们要想客观地理解一些文字语言的真实,客观地贴近作者,不了解这一点,就会有着很大的偏差。当然,偏差也有美丽的,如美丽的诺言一样,这仅仅是对不清晰的人来说,而对于清晰者来说,这又会有着差别。
这是今天读《品中国文人》后想说的一点话,其实,这是早在心中的话了。
喜欢语言,就在于它的无与伦比的抽象能力,如果语言丧失了这一点,也就使语言丧失了生命力。
在我的感受中,抽象不是掩盖存在的事实,反而是更为迫近真实,接近内在。说到这儿,究竟记叙和论说,在写作上谁更接近事物的真相呢,现在我也感觉不好说了,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人们对于写更多地愿意用记叙的形式,这是很好的,至少是通俗易懂,有更大范围的人愿意接受。但是,能够说到实质的,还是论说性的语言,因为要阐明观点。一个人的语言的运用驾驭能力,其根本的在于能够阐述出自己的新观点,与众不同的观点。即便是记叙性的文字,其观点的明确也是在记叙中用了论说来说明的。
究竟如何把记叙与论说的语言用到位,让其抽象更有意义和价值,甚至能有一种创造力,这是功夫,很深的功夫,也是各方面功夫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