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随记(2)

(2008-12-02 15:5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翻翻

读史指南

 

《史记》的诞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史记》不但是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为我国古代文化建立了不朽的丰碑。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成就:

 

《史记》对我国史学的贡献,归纳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首创“纪传体”史书体例,成王朝“正史”规范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纂方法,这是司马迁的首创。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史传文学便已粗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估的《左传》和国别估的《国语》、《战国策》。司马迁以纪传体修成《史记》之后,这种体例为历史家沿用,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史学体例之一。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称赞《史记》的影响时说:“百代而下,史官不以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二、使史学脱离经学,奠定独立学术地位

 

《史记》之前,史学一般含在经不之内,没有独立的地位。在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七略》(西汉刘歆著)和《艺文志》(东汉班固著)中,史部之书都是附在《春秋》后面。《史记》修成之后,为后人纷纷效仿,一时间史家辈出,专门的史学著作层出不穷。到了西晋,学者荀勖顺应潮流,把历代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此,史学在我国学术领域中正式取得独立地位。这一功绩,首先应归于司马迁和分的《史记》。

 

三、融汇古今,涉猎百科,开启通史修撰先例

 

《史记》堪称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其内容丰富而全面,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无所不包。书中立传描写的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而且也包括医生、学者、商贾、游侠、农民领袖等等,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历史动态。以经济为例,司马迁在《平淮书》中记载了地方经济 情况,而《货殖列传》则记载了一些平民发财致富的事迹。可以说,中国史学重视经济活动的传统,是司马迁开创的,很显然,司马迁是在竭尽所能地勾画古今的社会原貌。在这一点上,司马迁显然已经超越了整个时代,因为这一时期世界上的史学著作,往往只重视政治军事 或只集中于某场战争,而没有像《史记》那样,建立起一个包罗万象的历史哲学体系。正如人所方,他先人修撰《史记》的最高理想是“窟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通史体裁,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四、不虚美、不陷恶,为后世史家树立榜样

 

《史记》取材丰富,采摘了《左传》、《国语》、《战国策》及先秦诸子百家的内容,又利用了国家和民间的藏书,并增添了亲身采访所得的古老传闻。司马迁在广泛取材的同时,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不虚美、不陷恶”,在撰写过程中力求实事滶是。全书以叙事为主,是非褒贬一般都寓于叙事之间,而不轻下断语,表现了审慎而笾的科学态度,为我国史学树立了良好风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使巧
后一篇:快乐与无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