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千粉本,粉本大千(转)

(2008-10-31 16:29:04)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翻翻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1010/000cf1a48f870a590d4a2c.jpg

 

编者按:1949年之后离开祖国,漂泊海外几十年,信息的闭塞与时空的隔离,加之种种原因,使张大千这位被徐悲鸿慨叹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大师为国内疏离。谈到这位“集传统大成之一人”的张大千,偶有零星文章,也只大谈张大千之绯闻趣谈。半世之后,张大千之真实人生、心路历程,终于得以在内地面世;中断数十年的大风堂画脉,也得以再度存续。

47载追随大千的衣钵弟子——孙云生先生,病重之际,嘱托晚辈,将自己与大千先生的交集岁月留载于册,将大千先生从未面世的粉本遗产带回内地。这就有了孙凯先生回内地寻找出版社出书的这段故事。也成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大风堂文集”。首推两本,序册为《绝美的生命交集——孙云生与张大千》,由孙云生口述,朱介英执笔,第一次向内地读者介绍了张大千后半生漂泊海外的经历,解析了大千绘画许多秘不外传的技艺;其二则为《美丽的粉本遗产——张大千仕女册》,读者可首次近距离地体味大师的功力和才情。余下四册还将陆续推出。

毕加索在看了张大千晚年的作品时,曾发出“真正的艺术在东方”的感叹。综观张大千一生,却不免做“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尘蜡苔痕梦里情”之叹。

出版人语

这是张大千珍贵粉本的第一次出版——是张大千先生身后第一次,当然也是内地第一次出版。

大千粉本,粉本大千

写在张大千“大风堂丛书”出版之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杨耕

大千其人

对于中国内地的美术界、艺术界乃至知识界来说,张大千的名字并不陌生。徐悲鸿曾盛赞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从中国传统文人画入手,张大千早年广泛临习唐、宋、元、明、清传统绘画,尤得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精髓,其绘画题材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绘画风格兼通工笔、写意。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方面,张大千俱能精擅;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方面,张大千卓有建树,可谓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者。

20世纪40年代,张大千潜心敦煌,三年发奋,遍临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朝的壁画,成绩斐然。正是由于从敦煌艺术中吸收了中国美术精华,遍学历代画技,张大千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绘画,并由此画风一变,成就了复笔重彩、古雅华丽的画风,从而在画坛名声大噪。于是,有了张大千与北方大画家溥儒(溥心畬)并称的“南张北溥”的说法。从1948年起,张大千开始游历世界,博采各家之长,创造出以唐代王洽的泼墨技法为基础,糅入西方绘画意识的泼彩画法,创作了大批泼墨泼彩作品。一个画家的历史地位如何,关键是看他能否为自己及其时代创造出一个独特而不同于以往的绘画风格。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既保持了中国画的传统,又结合半抽象的彩墨造型,创造出一种中国山水画的新风格,从而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和地。张大千也因此在中国绘画史流芳百世。同时,作为一位具有广泛世界美术眼光的中国绘画大家,张大千的艺术努力使西方艺术界接受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苍茫深邃,雄奇瑰丽。于是,又有了张大千与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并称的“东张西毕”的说法。

衣钵传人孙云生

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张大千留下了大量的粉本遗产。这些粉本,时间由早期的敦煌临摹底本到后期的创作线稿;题材涉及人物、花鸟、山水以及敦煌佛像等。此外,还有许多课徒示范粉本,总结对比各种线条或皴法,附带技法提要的题跋。这些珍贵的资料一直由跟随张大千47年的弟子孙云生保存。孙云生1936年师从张大千学习书画。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在巴西建中式庭院“八德园”侨居,召孙云生随侍。孙云生长期伴随张大千,终生不离,一边学习书画、深造画艺,一边帮助张大千整理旧稿、照顾生活,可谓亦步亦趋。所以,张大千视孙云生为衣钵传人。为使孙云生艺术更臻至境,张大千将一生积聚全部粉本逾千件悉数留赠,以纪念半生的师徒情缘。观摩这些粉本,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张大千传世名作的草创阶段、创作提示以及取舍过程。有了这些粉本,我们就得到了研究张大千创作的各个时期及其作品的第一手的资料。

这些一直由孙云生精心保存的粉本,是研究张大千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张大千与孙云生大师身后,这部分粉本遗产由孙云生儿子孙凯继承。孙凯先生是成功工商人士,商务繁忙,但他对先辈艺术家与中国文化充满情感,为这批粉本的保存整理并公诸于世做出了不懈努力。

文化价值珍贵如此,所以,北师大出版社精心编辑、印制,隆重推出了“大风堂丛书”中的《绝美的生命交集——孙云生与张大千》和《美丽的粉本遗产——张大千仕女册》。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1010/000cf1a48f870a590d912e.jpg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1010/000cf1a48f870a590d882d.jpg

选自《美丽的粉本遗产——张大千仕女册》

大千粉本遗产

作为“大风堂丛书”的序册,《绝美的生命交集——孙云生与张大千》由孙云生口述了张大千的生平事业,分析了张大千的创作过程、代表作品,以及多年随侍老师的亲眼见闻,并记录了一些张大千的书札与诗词,以至张大千的生活情趣、饮食嗜好,从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活、创作中的张大千,使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张大千,透视出张大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绘画大师的秘密所在。给孙云生的信中,张大千说道:“这些粉本和勾本,对一般的人来说,可能一点用处没有,有些人还嫌它太浪费空间,一股脑儿地想将它丢弃呢。其实要真正研究我的学画进程,真正透彻大风堂的美术领域,只有从粉本中去了解最为完整。我一直视你为大风堂惟一完整传承的弟子,对于一些画作的价值,并不在画本身,而在创作本身,我所教给你的绘画观念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要说有形的对象的话,那些古字画、我本身的画作只能说是有价的,而这些我从开始学画至今的粉本,才是无价的。我把这些留给你,定能体会到它的意义。”到了晚年,张大千在遗嘱中再次对孙云生说道:“我所留给你最重要的东西,要你能好好的作画,将来继承大风堂绘画基业,平日给你保管的那许多粉本、勾本,是我最重要的绘画资产,也只有你才有资格得到这些东西。这次从美国搬回来,我又整理了一些粉本起来,我会一一地整理出来交给你保管,我相信这一批粉本是送给你最好的遗产了。”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张大千粉本遗产的意义了。

张大千一生创作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多元的,是他的人物画,上溯元魏,下至民国,包罗万象,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平民百姓,既有英雄豪杰,也有布袋和尚……其中,仕女画引人瞩目。《美丽的粉本遗产——张大千仕女册》介绍了张大千仕女题材粉本的艺术特点,并对张大千仕女名作与粉本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20世纪20~40年代的传统清秀仕女,还是临摹敦煌之后的盛唐风华仕女,亦或50年代以后俊逸自如仕女,张大千画中的仕女都超越中国传统绘画中仕女保守、含蓄、羞涩的樊笼,各个艳丽不羁。张大千的仕女画有六大题材:中国文人眼里的娇娃如红拂、薛涛;民间传说中的女神仙姑如嫦娥、女娲;佛家题材的菩萨天女如散花天女、杨柳观音;更有时尚生活中的摩登仕女如现代女士、印度美女。表现的技巧,白描、青绿、重彩、泼墨、浅绛、没骨无所不包,特别显示出自然、人文与唯美的特质。由这些粉本,我们可以了解张大千仕女画的风格,确信一代大师的成就绝非偶然天成。

按照授权出版计划,此后我们将陆续出版张大千粉本遗产的《人物册》《敦煌册》《花鸟册》《山水册》等,分题材介绍张大千的全部粉本,并以世人尽知的张大千斋号将这些图书命名为“大风堂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在强有力地推进图书结构的转型,选题已扩展到经典文化领域。这次“大风堂丛书”的出版,是我们的一次成功策划。这是张大千珍贵粉本的第一次出版——是张大千先生身后第一次,当然也是内地第一次出版。在我看来,这既是对张大千、孙云生等前辈艺术家的追忆与纪念,也是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真诚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