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我国的高中招生
(2008-07-24 08:33: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刚刚看到花木兰妮的文章,是说美国在中国招收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让我想起了,新加坡在我国招收高中生一事。
有机会接触了一名刚刚参加完新加坡在我国的高中生的招生,在我们城市招收了四名,自然是尖子生。我相识的这位,他考取了,在交流中我知道了一些细节。去新加坡读高中,读的是国立高中,读完后不能考取其他国家的大学,只能在新加坡读,读完后还有工作的约束,要工作几年之后才能离开。前提是一切的学习生活的基本费用全部由新加坡负担。
一听好像是好事,尤其是今天的中国人认为是好事,尤其对于那些想出国又没有足够的资金的人来说,更是好事。但是,我不是这样认为的……
一、高中的学习,还应该属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我认为,在中国当前的条件下,高中的教育是不错的,知识的深度不比其他国家差,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国情,高中教育中国还是不错的。当然,有中国的特殊问题,尤其是对于高考的左右,但这方面还要另说。
二、人对于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习永远是人生所伴随着的一件自然的事情,知识在人的生命中占有着绝对的地位,永远不能把学习知识看成是一个条件的约束,若是这样,学习就成了人的另外的附属,成为一个傀儡,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且在学习中会受到限制。这如同现在我们高中生就是一味地上大学的心理一样,这对人来说是最大的误区。
三、这些条件的约束,让人感受到的人成了商品,在进行着价值的交换,进一步说,人只有内在对学习有着崇高的一个定位,才能真正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所为。
四、人永远是人,而不是任何可交换的工具。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地变化或深化着的,而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知道以后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的情况,我们给自身也只能有一个轮廓性的定位,而用此来签定这样久,等于给自己套上了灵魂的枷锁。当你随着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的时候,人却不能移动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现状啊6
我相识的这位学生,的确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自治能力,思想品质,求学意识,智商程度,家庭教养,他的母亲是一位中学校长,一直在姥姥家长大,姥爷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化学系教授。从小,他接受了比较好的家庭教育,个人也很努力。当他已经考取了新加坡的高中生的时候,他与我们交流,说,你看我应该去还是应该留,我的意见是留下……等读大学或研究生再出去,因为这个时候你在国内奠基了很多,且没有了这些约束,只有钱的付出,看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差,用点钱是值得。凡说到钱,我的观点一直是这样,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不感觉可惜,尤其是用在教育、学习和真正的读书上。
这个问题,还让我看到了,世界上的人才竞争,从这样小就开始了啊,才十六岁。中国,是不是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呢?对于人才,中国究竟应该给予怎样的尊重和保护呢……其中,又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