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的小孩子……

(2008-06-26 10:15: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这是我在2004年年末时,在网上看到了韩寒所写的《通稿2003》,当时的习惯是,读了有感受随即写在自己的机器中。近日关于韩寒的论说多了起来,让我想起了前几年读他的文后的所写。机器中存放东西,总是感觉查找很不方便呢。在10年前我也写过,是由于他的《三重门》引起,而对他的整体的看法……好容易找了出来,感受一下4年前的时候,我依然赞赏的是一个人的向上的精神。今天人们都在说着韩寒,我想,真的读一点他的东西再来说话,也许会有更真切的认识。

 

不知网上朋友,知道他的《三重门》的多,可知道他的《通稿2003》的多吗?好像就是在此期间吧,他去了赛车。我还一直在想着,人的快乐追求到底是什么?关于他的赛车,开始我一直在关注,我更多的关注的是一个人心理的成熟。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了黄健翔,不管别人如是说,我感觉我是真实地认识和赞赏黄健翔,喜欢有思想、又有才华,还能坚持自我的人。在我的眼中,韩寒,黄健翔都是这类人……

 

2004.12.02中午

 

今天的小孩子……

 

今天有一点时间,去读了一下韩寒的《通稿2003》,感受极深。

 

在此之前,对于年龄小的作者的作品,我是当作一个社会现象去看,知道罢了,从不去读。也有过这样的观点,即年轻人或年龄小的作者,起码是阅历浅,再加上读得书不会是很多,当然也受类别上的限制。出自这几点,一般我只知道年轻的作者,出了怎样的书,但不去细读,更没想从他们的书中获取我要吸收的东西。韩寒自然也在此类了。对于韩寒我还是知道比较早的,对他还算是在心中保留着比较好的感觉。那时他离家出走产,与父母分开过,又不去上学,这一切都在世人眼中是叛逆,很多的人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我的心中比较好的感觉一直保持至今是因为他当时已经写了《三重门》这部书。这部书我粗略看过,是因为书中有些观点是比较成熟的,有些大气的心理。而不是小气的作者,在那时故意摆弄自己,再加上一点炫耀的成分,若是这样的作品是让人不能忍受的,我称之为文字垃圾,一般是不看的,更不会去读,因为读中就有了咀嚼与吸收,对此肯定是抵制的。而他的《三重门》已经触及到了相对深刻的社会性问题。

 

真正的知道他,是在中央台2台一个对话专题节目中,好多人对他提问,有些是能够伤害到他的,但他还是相对保持镇静,好多家长对他炮轰的是:他不学习,且在聊天,甚至有人开始耻笑他说,你要是真的聊天也应该用OICQ去聊。这事是在1999年末。对于这个成年人的言语我已经感到了对人的伤害,况且,他还是个孩子。在内心我有些报不平,由此对韩寒的肚量还是赞成的。我就是在此知道的OICQ,且去找来使用,应该说QQ至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以后,以韩寒没有再去更多的关心过,只要提起韩寒,我就会想起这些。可今天,我真的不知是为什么去看他的《通稿2003》,也许是下意识的吧。当我仅仅是看了目录时,已经感到心里有所震惊了,对自己原来的认识的否定是自然的了。我在心中呼出:了不起!

 

因为他的文,已经切入了文的要害,目光已经关注社会的内核,涉及到一些尖锐性社会问题,甚至涉及到社会体制的深层问题。令我刮目相看!我感到这是有生命的一代,是我们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代,是人类社会的所在!

 

仅仅读了几篇,我已经感到这已经是个社会责任者了,这给你的启示是:年轻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做人共性的东西。当我们来关注社会的时候,也才17、18岁,只是今天的独生子女更多的宠娇让孩子不能成熟自立。韩寒有所不同,他生活的环境是很好的,但是过早地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他走上了一条自立的道路。他有条件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外界,而更多地加在内心思考的是相关联的问,比如教师问题、学习问题、学习中每一个专业的问题、干部问题、性格问题、压力问题,等等。在这其中,可以看出他对问题的认识的客观性、真实性、犀利性与深刻性。他不回避问题,直言我们所有的成年人都能看到而视而不见的问题,由此,带来了诸多的社会性弊端。而这种社会性弊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人是残害与扼杀生命,自然也对我们的民族发展、对我们的国家的强盛,对我们形成现代的文明社会,有着致使的妨碍。《通稿2003》真的是值得一读的。我说这些文章,更值得某些人去读,且不仅仅是读,是知其思想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