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浅说南门平蹚博(七)根
读南门,读到一定的程度,萌发了写南门的念头,不是一天了。
读南门,经常是这样,感觉读他很清楚了,可真的再想,不,读过的地方好像也没真的读懂,再来读吧……有点我学知识的感觉了。记得我与别人交流学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好多人说学习不好学,慢慢得也就不想学了。我说,不是这样,其实学习知识永远有一个根基的问题。根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来的知识奠基,若是知识不到,你对新知识根本不能衔接;二是根基能够支持,但所读的地方还没有衔接好,感觉不懂。在我的学习经验中,凡真的能够说出不懂的具体地方,不是说明不懂,恰恰是懂了,是自己用脑筋懂的,有疑问却是很自然和正常的。凡这样的时候,哪儿不懂,就在所读的地方的前边去再读,直至能够感觉懂了为止。学习,经常是用着这样的方法在学。包括是根基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从整个类别上或知识的分支上去学。读南门,我也经常有着这样的感觉……
读他,在我的读中可以说是几轮了,至今,越读,我却越不敢说懂了,还是因为“博大精深”。今天的写他,也只是说着我的感觉吧……
------------------------
读南门,有一个很深切的感觉,南门是搞历史的,或者说他的根基性的学问是历史学,且是搞中国历史的,至于他是专攻哪个领域的,我真的还没有感觉得出来,但是,他的史学功底是相当可以的,堪称大师级的人物。
我说他是搞史学的,只是我的说法,是说这样一个大的领域,其实,南门的考古也是专家级的。
有朋友对我的此说法很有疑问,说:你怎么就知道南门是历史学教授?是的,我至今说是,肯定说是,因为,读南门的博深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知道了……
如刚才所说:发奋学习,在历史、文学、佛教、书法等方面。这话已经凝炼到就是南门的人生路途。
历史学与犯罪学一样,是讲究物证的,在南门的博中,这一点很清晰,我一直说南门的说话到根就是这个意思。
南门的物证在我看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南门的史学功底是很厚实的,凡说话准有考证,且是权威性的。看南门的吃史也好,读他的其他文也罢,可以没有任何怀疑地相信他读的史学的书。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真正这样记录吃的,在我的阅读史上,这是第一次。写法的开创,让我们洞开的不仅仅是南门写的吃,在我的眼中,却是南门的史学,能够熟练到如此挥洒自如的程度,很难说,南门为了写吃而专门搜集吃的史料吧。再说,没有见过如此的书。这倒让我感觉,南门所出版的书会不会有此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俗的题,南门能写此,其实,这恰恰是南门的风格。在他人的视而不见中,南门在挖掘着,何况,这还是民众的天呢!类似这样的文,在南门的文字中还有。但我相信,博是他的小副业,在他的正业中,一定有着相当的丰富的南门知识。这是南门物证的其一,一定有文字记载的支持。
二是,纯粹的物证。先说照片:南门的照片,很特别,不知朋友们发现了没有,要么是很雅致、很艺术的;要么是很粗俗的。一条广告,一个殘墙断壁,一个破门,还有好多让人看了不是东西的东西,都进入了南门的镜头中记录了下来。很高雅艺术的,在南门的博上也有相当多,包括我们从严没有见过的一些,好像南门是在国外的博物馆中拍摄的吧,也有随时发现拍摄的。还有南门生活中的,比如“南门的花”,至今我在想,那些干枯了的花放在笔洗中,不但有创意,我在想,这个笔洗应该就不是一般的了……再说实物,在南门的游记中,可以多处见得。南门可以买得名人用过的东西,是有眼力,而别人再去买就没有了,因为,名人用过的自然不会多,而有时,卖的人也未必知道其价值呢。当然,很多也都是在发现中。记得南门还有这样的记载,寺庙的是方丈吧,看着南门的佛学比信佛的懂得还多,记得专门送给他了一个什么,反正是很珍贵的史料性的东西,他如获至宝呢。
南门对史学的喜欢和追求,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不信,依然再去看一下他的《文史祖宗》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17b6a010003hw.html。还有,南门前不久博上所发的“天问110《你敢说你是中国人吗》”,若去读了这文,估计我所说的他是史学教授和史学大师,你也会相信了。
----------------------------
南门是搞历史的,历史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和掌握到一定程度的知识,近些年来的史学危机的确是存在着的。在南门的文字中,能够感觉出,南门对于史学是用最通俗,最有乐趣的方式让人们来接受和喜欢……我一直在想着,南门的所为,也用一句大家熟知的话来问:南门的所为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爱国主义的精神,是一种忘我的精神,是宏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当然,也可以说什么都不是,南门,就是南门的存在,就是南门精神。南门,一定会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浓重的记录,一笔深深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