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南门平蹚博(六)实

(2008-05-24 05:12: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底话语

 

浅说南门平蹚博(六)实

 

(南门的《文史祖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17b6a010003hw.html

 

在博上,随时的插入都可读博,这有点像电视剧。电视剧早在国外叫肥皂剧,不仅仅是说电视剧的泡沫,不如电影来得艺术和经典,更重要的是形象地说明,电视剧多是被家庭主妇在洗着衣服时所消遣的,即洗衣服又乐了。说明电视剧的娱乐性。无论你哪一集没看,随时插入,保险还能看懂。写博也是这样……其实学习计算机也是这样……是不是越现代的东西越有这种随机插入性啊……

 

但是,要能够分清的是,随机的相识与深入地认识,经常会有着天壤之别。

 

读博也是这样,真的认识一个博,即使是系统地读了,也难说能够真正到位地认识,因为他处在位置……

 

-----------------------------

读南门的博久了,有很多的特点,但最大的特点是“实”,不论是文字还是照片,都是实的。实到什么程度呢?实到根了,到根是什么啊?就是无法再推敲和考证了。什么意思?南门所说的就是证根了,是的,一定是的,读南门的博愿意读,喜欢读,欣赏读,记忆读,思考读,就是这个意思。你可以毫无顾忌地相信,南门所在博上说的一切,没有半点的差错。有差错,有含糊的,南门是不会写的,更不会发的……

 

至今,给我这样感觉的文字并不多,即便是教科书,尤其是历史的,也同样有着不实之说。学知识,让一个人信最重要,因为,知识不是文字符号,重要的是其中提炼出的思想。

 

南门的照片,有些插入进来,或许有些摸不着头脑,拍摄的是什么东西呢?就如今天所发的《治结巴》,这类照片,在南门博上有一些,以前发过一个寻人启示,一看到这人,还真的有点怕,很难看的一个人,旁边是说要寻找人的说明。记得去年秋天,南门驱车去了好多的地方,一路行来,发了一些照片,什么都有,有普通百姓的,有名人的,有古迹的,也有这些五花八门的,包括一些野广告。南门还拍摄过他的一些读过的书,其中有很多是期刊。这些,如实记录着自己和社会。很多的真知,应该是在记录真实的无数点上,形成一个深化的概念。

 

看一下南门的《整景》就更能知道他的实,有这样一组照片《同性恋大游行》,当时读了给我震撼挺大的,这是图文并茂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17b6a010005fv.html

 

在我看来,南门写博,不是他的正业,他的正业我从没有考究过,但仅从学问上说,他是做学问的人,不管他现在是如何的身份,但,做学问永远是他的正业。他的学问从细读他的文中可以感受到,但,他的博虽然说真实,有好多的关于他的真实你又很难看到,比如他的书,我相信,南门的书已经出了无数,(在博文中略有所见),可现在,你想从博上看到他的书是什么很难。南门的学问,在于深入于现实中,从中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那些记录历史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和说明一些问题。

 

南门写“实”,在于南门不拔高,多是平铺直叙,话语深切到感人的程度,但决然没有对任何人、任何事讨好的感觉。他虽然妙趣横生着,但语言的驾驭和灵魂的深厚,已经让他出笔就是象样的文字。这样的实,不是一般的实,而是深入与所有可能深入的事物之中,却又伸展于所有深入事物之中的超拔,这是南门的“实”。

 

南门文字的深厚功底,知道南门现在所读的书,就能知道他的学问了。他去寺庙,说他比信佛的人懂得还多,他直接读佛经,却不信佛,这种超脱,告诉了我很多很多。南门的治学精神也是极为严谨和扎实的,其他的不用读了,就读他的《文史祖宗》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17b6a010003hw.html)(本想放上链接,可我找了几遍也没找到,原来保存的南门的一些链接在其他机器上,唉,案头依然不到位啊!我想着,找到了一定再放上),看看,究竟是怎样一个南门活跃在博上,他,又是为了什么?这是我时常思考感受极深的问题,依然,是真实,是实,是南门自身也无法逃脱的真实。而只有真实,才是灵魂的洁净与知识的形成……

 

读南门,有几篇旗帜性的文章是一定要读的,若是你只插入进来,看到的一些枝叶,而主干没见,也就是一叶障目了啊,见不到泰山了。至于哪几文是我认为的识南门真面目的文章,等下次我做好链接告诉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