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追随着生命的快乐,是人生依然有着生命存在的乐趣,当然,佛家也一直在说着“无”,“空”,但在我的理性体系中,依然保留的是:生命的乐趣。而生命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什么能够引起生命中的乐趣,这是一个人纯粹本真的问题,不带有半点的其他替代,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感受。
“从功利的牢房,概念的牢房中挣脱出来,守持生命的本真”,这是刘再复的一段话。
在这些年的思想灵魂中,说点本真的话,我读得刘再复的不多的语言,但感受一直是深切的,喜欢他的灵魂的清净和理性的通透,当今,好像很难得的。
知道他,是在我生完儿子后,因生育儿子的极端的困难,本想不再对任何的灵魂深处做任何的深究,可本真告诉我,本不是这么回事,依然似渴地在搜寻着灵魂的滋润。当一本文艺理论书籍,其中有着《性格组合论》一文进入我的脑海时,好如开了一个灵魂的大门,乐趣自然隐含其中。
这文,是进一步启发我对人性学问深究一点的开端。此前,应该是1981年,《西方美学终结》一书,给我开智的感受--乐趣。哲学,真正的哲学,相对系统一点的哲学,从那个时候开始有着自己计划的读入,当然,至今,我也不敢说我对西方哲学全部读透,如:早就计划中的康德的“三个批判”,黑格尔的美学理论,还有席勒的等,但依然不妨碍我对问题的继续的乐趣,以及乐趣中对知识的稍微的转移。刘再复的观点,是在转移中的一个兴趣点……
不久,他应该是和王若望一起,受到所谓的极左的否定吧,再后来,他去了美国,有些信息有了隔断,再后来我接触了互联网,依然本真的,有乐趣地搜寻着他的信息,自从他有的博客,我基本上是全读的。他的知识是厚实的,对知识的应用也到达了一个我所认定的境界,读他的文字,成了我生命中本真的一件事情。喜欢一个人本真的东西,不论你说什么,书出怎样的观点,一是本真,二是特点,也就是特殊,有自己的东西,这是让我感觉,做人的一种最终目的吧。本真着,提升着。当然,这个提升,也许没有更多的表面意义了,只有对人生更多的未知和知之中的不言而标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