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底话语 |
只要有心,人生处处皆学问。我们学习,主张从根源上来学,可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会有所限制。我说的根源,是指至今能够感受到的学问出处。说是根源,学问也是有分支的,所学的是哪一路,自然会影响左右终生。再说根源,人的意凡落为字,终有所释,一人一种,就又出自多路。还说根源,每人所思,自有不同,同是一个根源,理解和认识接受起来偏差是很大的。知道了学习根源性的真正意含,不再追究,人为当下比较好。
对于学习知识的苦恼,真心爱学习知识的人都会有过或有着这样的苦恼,很难找到自己应心的知识,所谓应心,也许是一个短暂的时期,过了一段时间,会发现其中也有所误。再来去寻,多带有思想问题说来学了。我思过,其实,问题学正是学知识人应该有的一个信念。也就是说,不再迷信任何人,任何学说。因为,人是要自己来把握自己的。
人想学一点知识,哲学自然是不可省的。在人的学问上,没有人们因遇问题而省的学问,没有跳跃,没有捷径。若是当作捷径学,最终会对学问不再追求,只对世事的所得去追求。这,起码偏离了所有根源性学问的本意。
至今,我没真正用心去读过哪此经书,但从好多的作品中能够感悟到。没真去读的原因,在于不想让自己进入。悟性,是自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我所具有的多少的一点学问,至今支持着我对好多人们在接受的学问有着心灵真实的质疑。变化的空间,和人类的进步,我总感觉,人的学问的基点在于一个很高的境界上的享受。
说到境界,这是我一直以来致力于追求的,在我的理论中,境界是一个人在人生中常规达到的稳定的灵魂尺度。这样的语言我真的没有见过,可人的境界,我就是用这样的定义来去认识定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境界是看在遇到事后,如何用自己灵魂中的一个能够达到的高度的尺度去处理的本领,且这个本领是非常稳定的,若有变化,刚是向着更高的境界来提升。当你提升了之后,成为了境界,不会再有向下的变化。我这样说,心理是很平和和清晰的,完全是我的体验所得。做人的学问和乐趣,我一直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所谓不欺人,也不欺己,多指这方面。
其实,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是,凡有矛盾,心感不安,多是利益或心理的自尊受到了一点侵害,心灵就会不安起来。其实,认识了真正的自我,不为表面的事情去用心思,自尊自然也是在一个人的存在的时间长河中来形成,非一事也。凡事有自己的认识高度,能够做到收敛伸张自如,不让心灵有半点瑕疵,若不小心有了,慢慢来修正,这样,心灵能够感觉到上升,自然是境界的提升。
最终,人是有情感的,人有悲欢离合。虽然说此,但人依然要用一个很超脱的心灵来对待所有与自己有缘的人和事。人过分计较一些表面得失是没有意义的,只会让自身走向一个狭隘的心理。人的缘,不论怎样形成的,都是要很珍惜的。我一直想学一点学问,做一点学问,最终就是如何做人做事。我主张人的快乐生存,但我也知道,最终的人是有着一些悲哀的。心灵的悲哀与孤独,最终化为对人对己在可能的条件下做着自己当下快乐的事,这样的学问若成为一家之说,也就是成为学说,这似乎成了我的自然。
学问,永远是学和问的统一体,只学不问,会是呆子,只问不学,会是傻子,只有学问结合,有着创新,才会在人生中有着用之不竭的乐趣,或说一个自然的纯真的人生。